第96章 视频会议

接下来的十几分钟,变成了一场高强度的技术质询。赵启明及其团队显然有备而来,问题一个接一个,从传感器材料特性到数据安全协议,从量产可行性到潜在的应用场景拓展。

谢辞的回答始终从容不迫。他不仅一一化解了对方的疑问,甚至在某些问题上,指出了对方基于现有技术认知所产生的思维误区,并提出更优的解决思路。他的话语里没有任何炫耀的成分,只有一种基于绝对认知高度上的平静阐述。

苏晚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,又忍不住心生敬佩。她虽然不懂那些深奥的技术细节,但她能感受到谢辞话语中那种碾压级的自信和掌控力。这根本不是谈判,更像是一场单方面的技术科普和降维打击。

电话那头的赵启明,语气也从最初的审慎、怀疑,逐渐变成了震惊、兴奋,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。

“不可思议……真是不可思议……”赵启明喃喃道,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紧,“先生,您的技术理念……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。这不仅仅是改良,这是革命!”

他深吸了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恢复专业:“那么,关于合作方式,不知贵方有什么初步构想?是寻求风险投资,还是技术授权,或者有其他合作模式?”

小主,

“成立新公司,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化。”谢辞言简意赅,“我们需要资金、部分生产资源,以及符合规范的商业运营支持。”

“明白!完全理解!”赵启明立刻回应,语气热切,“前瞻资本对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早期项目非常感兴趣!我们非常希望能有机会深入参与!不知是否可以安排一次面对面的会议,进一步探讨细节?我们可以尽快飞赴您所在的城市!”

“可以。”谢辞答应得很干脆,“具体时间,后续邮件确认。”

“太好了!非常感谢!”赵启明的声音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兴奋。

通话在赵启明一连串的感谢和期待后续联系的话语中结束。

苏晚几乎是瘫软在椅子上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感觉像是自己刚打完一场硬仗。她看向谢辞,他依旧平静地坐在那里,仿佛刚才那场足以让任何初创团队紧张的顶尖风投质询,只是喝了一杯水那么简单。

“成……成功了?”她还有些不敢相信。

“初步接触,符合预期。”谢辞关掉会议软件,语气平淡,“他们识别了价值。”

就在这时,苏晚的邮箱又接连弹出了两条新邮件提醒。

发件人分别是“康健科技”和“创界科技”。

康健科技的回复相对保守,表示对技术“深感兴趣”,但希望提供更多“可验证的实验数据”,并询问技术团队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