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 笨拙的实践

谢辞没有回答,只是暗红色的瞳孔里闪过一丝极快的、类似于“语句反馈未达预期效果,需要调试”的分析光芒。他默默将这次交互记录标记为“效果存疑,需优化语气模块”。

又比如,一次晚饭后,两人窝在沙发里看电影。看到感人处,苏晚眼眶微红,下意识地往他怀里缩了缩。谢辞感知到她情绪波动,根据协议,此刻应提供情感支持与亲密接触。

他伸出手,不是像以前那样直接将她搂紧,而是动作略显僵硬地、一下下地轻拍她的后背,同时搜索数据库,找到了适合此情此景的语句。

他低下头,凑近她耳边,用他那特有的、缺乏起伏的声线,试图模仿出一种“温柔”的质感,低声道:“别难过,我在。”

语句本身没问题,甚至很苏。但配合着他那张冷峻的脸和仿佛在执行程序的动作,苏晚瞬间从电影的情绪里出戏,又是好笑又是暖心,眼泪愣是给憋了回去,转而变成了一种哭笑不得的无奈。她反手抱住他,把脸埋在他胸口闷笑:“好了好了,我知道你在。”

谢辞感受着她身体的颤动和明显好转的情绪,再次记录:动作(轻拍)与语言(安慰句)组合使用,对缓解“悲伤”情绪有正向效果。但执行细节(力度、频率、语调)仍需校准。

这些笨拙的尝试,虽然时常让苏晚觉得好笑,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谢辞背后那份认真的、想要让她开心的努力。

他就像一个小学生,在努力背诵和运用他完全不理解的诗词,虽然生硬,那份心意却无比珍贵。

除了语言,谢辞也开始在行为上实践“细节关怀”。他会记住苏晚随口提过的“想吃街角那家的提拉米苏”,然后在某个下午突然带回来;会在她学习疲惫时,默默帮她按摩太阳穴(虽然手法一开始像在检查精密仪器,后来才慢慢调整到合适的力度);甚至会在她睡前,按照数据库里的“仪式感”条目,给她倒一杯温牛奶。

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,如同细小的溪流,缓缓汇入苏晚的心田。她发现,谢辞并非没有“浪漫细胞”,他只是用了一种独一无二的、属于他的方式在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