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

当观众还沉浸在这一感人场景时,银幕中的救援行动却从未停止。刘培强强行中断休眠,同舱的马卡洛夫和另一名宇航员被惊醒。与另一个无动于衷地躺回去的人不同,马卡洛夫试图劝阻刘培强。但深厚的友情最终让他选择帮助刘培强前往主控室,共同夺回空间站的控制权——刘培强认为MOSS的行为是一种背叛。

情节的不断反转让观众不再置身事外,而是开始思考:如果自己处在末日之中,会做出怎样的选择?

此时,重聚变发动机虽然恢复了90%的功率,但地球已被木星引力捕获。距离撞击只剩下七天,更严重的是,随着距离缩短,大气层将在24小时内被抽离,所有生命都将窒息而亡。

刘培强在太空中与刘启团队奋力拼搏,全球各国空前团结。他们将重聚变发动机改装成巨型喷射器,打算利用木星90%的氢气作为推进剂,帮助地球摆脱危机。

看似简单的计划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。最终,刘培强驾驶空间站冲向木星,用马卡洛夫送的伏特加点燃引爆点。这场生死离别展现了灾难年代的悲壮,也体现了人类在绝境中凝聚的力量。

两个小时的影片放映结束后,影院观众终于松了一口气。他们坚持到片尾字幕结束,聆听了柳欢演唱的主题曲《带着地球去流浪》,不少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。无论是宏大的家国情怀,还是演员们的出色表现,都让人久久难忘。

散场时,两个年轻人边走边聊。其中一人突然停下脚步,同伴催促道:“这么晚了还不走?再晚宿舍就要关门了。”

“请问最早什么时候能买明天《流浪地球》的票?”年轻人问工作人员。

“目前不开放预售,你可以下载官方APP,排片信息会第一时间通知你。”

两人下载完APP后继续往外走。同伴开玩笑道:“怎么,单身汉想二刷?该不会是约了人吧?”

“就是想再看一遍,很多细节没看懂。”

“确实是好电影,不过我不敢再看第二遍,太震撼了。但我一定会推荐给朋友!”

“刘培强的演员真的才十九岁?”

“资料上是这么说的。”

零点场的影院上座率只有六成,但点映票房已突破三千万元。这只是个开始。

曾经被恶意打一星差评的《流浪地球》,如今收获了观众真实的评价。评分稳步上升至八分,尽管遭遇大量无端攻击,反而激起了更多观众的愤怒——为何专业平台成了崇洋 ** 者的温床?

当西方电影还在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时,《流浪地球》以“全人类团结自救”的宏大格局,在立意上就远超那些夹带私货的作品。微博上热议不断:“不管中国科幻处于什么阶段,我们永远选择希望!”

这个成绩显然未达郭帆导演的期望,却给了某些人疯狂反扑的借口。三千万元对于投资超过三亿元的大片来说只是开端。如果最终只能回本,也许真有人会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“科幻梦”。

宣传仍在继续,但这并非官方推动,而是影片本身的高质量引发了观众热烈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