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处的校园里,灯光次第亮起,像散落的星辰,与天空中的星光相互呼应。大兵突然提议:
“我们来拍张合影吧,就用这夕阳和秘火当背景,作为‘永恒展’的最后一张展品。”
四人并肩站在三族碑前,虞明站在中间,左手握着双鱼玉佩,右手搭在陈宇的肩膀上;海蓝蓝站在虞明左边,圣物鳞片的蓝光与秘火的金光交织;慧灵站在虞明右边,双手合十,莲花胎记透着红光;
大兵则跑前跑后,调好相机的定时功能后,飞快地跑到最右边,举起手中的GoPro。
“1、2、3,微笑!”
随着相机的快门声响起,四人的笑容被永远定格在夕阳下的观鱼台上,背景是泛着金光的秘火水晶和波光粼粼的鄱阳湖。
文明的长河中,每个时代都有年轻的身影,他们或许平凡,或许渺小,却在偏见与理解之间,在冲突与共生之间,在黑暗与光明之间,勇敢地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。
1987年的冬至夜,虞明、海蓝蓝、慧灵和他们的同伴们,用青春与热血证明了:
所谓永恒,不过是无数个“此刻”的相加,是每个普通人在当下做出的善意选择;
所谓守护,不过是相信“未来”的勇气,是即便知道前路有险,也依然愿意并肩前行的坚定。
而这,正是青春赋予世界最珍贵的礼物——它让文明的火种永远燃烧,让共生的信念代代相传。
观鱼台的晚风轻轻吹过,带着樱花的香气和鄱阳湖的水汽,秘火水晶的光芒在夜色中愈发柔和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。
那些刻在和平鸽翅膀上的名字,那些留在海报上的笑容,那些写在《三族盟约》里的誓言,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,成为文明长河中最温暖的印记。
正是:
血月终沉晓日升,三族同心证永恒。
秘火归真融万象,青春作笔续文明。
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