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官驿中露真容

白衣盗 囹咙 2281 字 6天前

而静水县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,似乎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。黄家父子……他们的出现,是一个意外的插曲,还是冥冥中与即将展开的案情有着某种隐秘的关联?

他快速而不失优雅地用完了早膳。漱口净手之后,他并未立刻召见那两位差官,而是对门外候着的驿丞道:“带本官去文书房。”

“是,大人请随小的来。”

文书房在驿馆的二进院东厢,是一间安静而戒备稍严的房间。驿丞取出钥匙打开门锁,请李致贤入内,自己则守候在门外。

房间内充斥着纸张和墨锭的味道。靠墙是一排书架,上面整齐地码放着过往的文书档案。正中一张大书案,案上,一份封着鲜红火漆、盖着中枢省印鉴的公文袋格外显眼。

李致贤走到书案前,拿起那份公文。火漆完好无损。他熟练地剥开火漆,取出里面的公文。

公文的内容并不冗长,但字字千钧。首先是陛下通过中枢省发出的询问,语气虽还算平和,但已透出对“茂儿爷”连环盗案久未破获的不满与催促,强调此案影响恶劣,关乎朝廷颜面,命他抵达任所后,务必尽快查明真相,缉拿元凶,不得有误。

后面还附有一份来自刑部的简报,更新了最新的案情:就在他离京后不久,“茂儿爷”再次出手,目标直指京城一位颇有声望的皇商,盗走的并非寻常金银,而是一批极其珍贵的、准备进献宫中的海外珠宝,并在现场再次留下了那个嚣张的标记。此事已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,舆论哗然。

公文的最后,则是告知他,已行文沿途州府,命其抽调精干人手,供他差遣,协助查案。

李致贤放下公文,面色沉静,但眼神已然变得无比锐利。压力,如同实质般骤然压了下来。陛下的催促,案情的升级,都意味着他必须立刻投入全部精力,不容有丝毫拖延和差错。

他走出文书房,对驿丞道:“传那两位差官来书房见我。”

“是!”

很快,两名身着公服、身形精悍、眼神锐利的男子被引到了书房。他们看起来约莫三十上下,行动间透着干练,进入房间后便立刻躬身行礼,态度恭敬却不卑不亢。

“卑职赵干,奉州府崔大人之命,前来听候李大人差遣!”两人异口同声,声音洪亮。

李致贤端坐于书案之后,目光如电,仔细打量着二人。片刻后,他才缓缓开口,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严:“二位一路辛苦。既是崔大人派来的,想必也是办案的好手。对本官此次奉旨查办的‘茂儿爷’一案,你们了解多少?”

名为赵干的差官似乎是领头,上前一步,拱手回道:“回大人,卑职二人动身前,崔大人已简要告知,乃是京城接连发生数起巨贾被盗大案,贼人手法高明,行事嚣张,留下标记,自称‘茂儿爷’。此案已上达天听,陛下震怒,特命大人您主持侦办。至于具体案情细节,卑职等所知有限,一切还需大人示下。”

回答得体,滴水不漏。李致贤微微颔首,看不出喜怒。他需要的是能办事的人,至于忠诚度,需要在后续事务中慢慢考察。

“嗯。”李致贤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上的那份公文,“案情又有新变化。贼子愈发猖獗,竟敢盗取贡品。陛下已在催促。本官即日便要开始着手调查。你二人既来协助,便需尽心竭力,恪尽职守。”

“卑职必定竭尽所能,助大人早日破案,以报皇恩!”两人再次躬身,语气斩钉截铁。

“好。”李致贤站起身,“你二人先去熟悉一下静水县的基本情况,尤其是近来可有可疑人物出入,或是类似盗案的风声。午后,本官再具体分派任务。”

“是!卑职遵命!”赵干和王忠行礼后,恭敬地退了出去。

书房内再次只剩下李致贤一人。他走到窗边,推开支摘窗,清冷的空气涌入,带着院落中枯草的淡淡气息。

静水县,将成为他查办“茂儿爷”一案的第一站。虽然案发中心在京城,但贼人来无影去无踪,其落脚点、销赃渠道,很可能就在京城周边乃至像静水这样的州县。陛下命他“赴任”,而非直接“查案”,亦有让他从外围着手,暗中查访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