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赵家的“规矩”

还是陪嫁的大嫂子反应快,从陪嫁框里摸出个顶针和半截黑线小声对秀玲说:“这有!秀玲,补!大喜的日子不能让自己难堪”

秀玲咬着嘴唇,手指抖得几乎捏不住针,缝了拆,拆了缝,额头上渗出汗珠,终于把窟窿糊弄着盖上,赵保安撇撇嘴,这才悻悻地让开。

拜堂的时候,公婆的脸依旧拉得老长,改口喊“爹”“娘”,应得也有气无力。

按照当地习俗,改口要给改口费,赵老太却说:“结婚的钱还有一部分是借的,改口钱就不给了”。

秀玲也不在乎这些细节,既然选择了,就认命了。

席间敬酒,赵老太故意把酒杯往她手里塞得很猛,酒洒了半杯在红褂子上,她也只当没看见,依旧笑着说“您慢用”。

送亲的队伍走时,大嫂子拉着她的手,眼圈红了:“回去我就把今天的事告诉大叔,让他知道老赵家都是什么人,对了,有事……有事托人捎信。”

秀玲点点头,却又小声嘟囔道:“别给俺爹说,他脾气不好,知道了又得生气,都已经这样了,我忍忍就过去了。”

直到最后一个客人醉醺醺地跨出大门,院子里的喧闹彻底散去,赵家人各自回了屋。

秀玲独自走进那间被称作新房的小屋,屋里只有一张旧木床,铺着洗得发白的褥子,墙角堆着半袋红薯。

床头上贴着个喜字。平安因为喝多了,早就趴在床上打起了呼噜。

秀玲的大姑姐和小姑子,这俩姐妹对秀玲倒是挺客气,特别是小姑子赵兰,嫂子长嫂子短的叫,这不,赵兰来屋里叫秀玲。

“嫂子,帮忙一起把院子里打扫打扫吧,要不晚上生虫子,而且一院子烟酒味”秀玲应了一声,便拿起扫帚去了院里。

站在院里,秀玲这才好好看了下这个所谓的“家”。

两扇木头大门早已经破破烂烂,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木条修补过,还有歪七扭八的钉子裸露在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