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前院的阴谋

“对了,明天初一,娘让我们来通知你明天跟着去拜年,说是新媳妇进门头一年,得给村里的长辈挨家磕头,明天记得早去会,别等人家媳妇都去完了你再去。说完兄弟俩扭头走了”(北方有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拜年要下跪磕头的习俗)

“不去,你这身子怎么能下跪磕头?我去找娘说说去”

平安起身就要往外走,被秀玲一把拉住了!

“不碍事,别人能去我也能去,再说如果我不去显得你也不好看,我慢点走就行了,你这手有伤也不能给长辈们磕头,别人来给爹娘拜年,咱们不去给别人家长辈拜年也说不过去,你就听我的,娘提醒也是好心!”

秀玲就是什么都往好处想,殊不知,这就是婆婆和小叔子他们几个商量好的,故意让秀玲为难!

大年初一的天还没亮透,窗外的鞭炮声就跟赶集似的,一茬压着一茬炸响,把整个村子都裹进了喧闹的年味里。

秀玲和平安早早起了床,灶房里飘着蒸馒头的热气,平安搓着手往炉子里添了块煤,扭头看秀玲正对着镜子系扣子——穿的是那件出嫁时娘家陪嫁的红棉袄,新崭崭的缎面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,只是如今被她高高隆起的肚子撑得紧绷绷的。

“慢点穿,别抻着。”平安凑过去帮她理了理衣襟,又赶紧往她手里塞了个暖炉。

“今天风大,出去可得裹严实了。”

秀玲还没应声,院门外就传来小姑子赵兰清脆的嗓门:“哥,嫂子,走啦,拜年去咯!”

平安扶着秀玲慢慢往外挪,赵兰已经蹦到了门口,见秀玲穿得整齐,笑着打趣:“嫂子今天真好看!走,先去给咱爹娘磕个头,再挨家串亲戚。”

秀玲心里有点打怵,手不自觉地护在肚子上。

她怀相沉,本想在家歇着,可婆婆昨天就放了话,新媳妇头一年拜年,一个长辈都不能落。

到了前院。一眼就看到堂屋正中间摆着张方桌,上面还有几个盘子,盘子里还有吃剩的半个烧鸡,猪蹄。地上散落着两个空酒瓶还有满地的花生和瓜子壳。

赵老太坐在堂屋门口的小马扎上,手里捏着把瓜子,嗑得“咔嚓”响。

旁边竹椅上,赵老汉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,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,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平安扶着秀玲站定,两人规规矩矩跪下,膝盖磕在冻硬的泥地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“爹,娘,过年好。”两人异口同声地说。

赵老汉“嗯”了一声,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。

婆婆却连眼皮都没抬,抓了把瓜子接着嗑,像是没听见。

平安心里憋着气,赶紧扶秀玲起来,赵兰已经拉着人往胡同口走:“走啦嫂子,先去咱大爷家!”

大街上早就热闹起来,穿新衣的孩子们追着跑,手里攥着没放完的鞭炮,遇见长辈就脆生生喊“过年好”,换得一把把糖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