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晴被搅得心烦意乱,不胜其烦。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,为了暂时平息父母的絮叨,她赌气般地说:“行了行了,你们非要给就把我电话给他吧!但我明确告诉你们,我只是不想你们再烦我,不代表我会和他有什么!”
拿到电话号码的刘军,很快便给苏晴发来了问候信息。语气倒是彬彬有礼,先是自我介绍,然后表达了对同行兼老乡的问候。
小主,
苏晴客气而疏离地回复了几句,以“工作忙”为由,婉拒了他提出的见面邀请。
刘军并未气馁,之后的日子,早安晚安、天气变化、节日问候,信息准时送达,保持着一种不令人厌烦却也无法忽视的存在感。
苏晴大多选择忽略,她的心被志远填得满满的,这些程式化的关心,根本无法与志远那些带着泥土气息和真挚思念的话语相比。
让苏晴万万没想到的是,几天后,学校领导突然宣布,因工作需要,要开展与另一所小学进行教师短期互换交流。
苏晴倒是没有被换过去,但当听到新来的老师站在办公室向大家自我介绍时,苏晴愣住了。
来人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,穿着整洁的衬衫,身材高瘦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,正是那个只存在于父母话语和手机信息里的刘军。
“大家好,我叫刘军,很高兴能来到**小学交流学习,希望今后一段时间,能和大家共同努力,为孩子们多做点事。”他的发言得体,带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。
校长笑着补充:“刘老师原来学校的条件可比我们这儿好多了,这次能来,是我们学校的荣幸啊!苏老师,你们还是同批的支教老师,以后多交流。”
刘军看向苏晴,笑容加深,伸出手:“苏晴老师,久仰,以后请多指教。”
苏晴机械地和他握了握手,心情复杂。眼前的刘军,文质彬彬,举止得体,说不出哪里不好,甚至符合很多人对“佳婿”的想象。
但这份突如其来的“缘分”,只让她感到一种被无形之手安排的压抑和莫名的不安。
她勉强笑了笑:“欢迎刘老师。”
看着刘军那副温和无害又带着些许优越感的书生模样,苏晴心里第一次对父母口中的“为你好”产生了一丝真正的抗拒和迷茫。
他的出现,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荡开的涟漪,悄然预示着某些变化即将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