潭州理工大学的校园生活,依旧保持着它固有的宁静节奏。
王石安穿梭于教室、图书馆和宿舍之间,神情专注而平静。
与赵枭会面的日期日益临近,这份期待并未让他浮躁,反而化为了更沉静的力量,沉淀在他每一次翻书、每一次演算的背后。
他知道,真正的较量不在课堂,而在不久之后的那张谈判桌上。
此刻的积累,都是为了那一刻的从容。
然而,在潭州市中心那栋气势不凡的启明集团总部大厦里,气氛却远非如此平静。
顶层的大会议室内,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。
长条会议桌两侧,坐满了集团董事会的主要成员和几位核心高管。
董事长田玉兰端坐主位,面色沉静,但眼神锐利,扫视着在场每一个人。
就在刚才,她正式向董事会提出了“与深港赵氏集团探索有限度战略合作可能性”的议案。
话音落下,会议室内出现了长时间的沉默,空气仿佛凝固了。
几位资历较老的股东面面相觑,脸上写满了惊疑和不解。
终于,一位头发花白、戴着金丝眼镜的股东清了清嗓子,率先打破了沉默。
他是集团的元老之一,主管财务的副总李翰文。
“董事长。”
李翰文推了推眼镜,语气谨慎却带着明显的反对意味:
“这个提议……是否有些过于冒进了?请恕我直言,赵氏集团的名声,在业界可谓毁誉参半。赵枭此人,手段强势,其发家史更是……颇具争议。
我们启明集团一向以稳健经营、信誉至上着称,主营业务是外贸和纺织品制造,与赵氏主营的地产业务并无交集。
贸然与这样背景复杂的公司合作,恐怕会引火烧身,严重影响我们的声誉和股价。”
他的话音刚落,另一位较年轻的股东也立刻附和:
“李副总说的在理。而且,从纯商业角度考量,这种跨界合作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极高。
我们需要投入多少资源?能获得什么回报?商业模式如何契合?这些都没有清晰的规划。
在我看来,这更像是一场豪赌,而非谨慎的商业决策。我们很可能投入巨大,最后却收效甚微,甚至为他人做嫁衣。”
“没错!”
又有人补充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