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田董事长是爽快人,那赵某也就开门见山了。”
赵枭身体微微前倾,双手交叠放在桌上,语气依旧带着笑,但眼神锐利了几分。
“贵公司主动发出邀请,想必是对我们双方可能的合作领域,有了初步的构想?赵某愿闻其详。”
田玉兰早有准备,神色不变,语气清晰而平稳:
“赵董事长快人快语。启明集团深耕外贸与纺织制造,根基在潭州。而赵氏集团在深港及周边地区的地产和多元化投资领域,是当之无愧的翘楚。看似业务交集不多,但当今商场,讲究的是资源整合,优势互补。”
她略微停顿,观察了一下赵枭的反应,继续道:
“尤其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市场,面对一些……不按常理出牌的竞争手段时,单打独斗往往容易陷入被动。如果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互通有无,在某些环节上形成默契,或许能更有效地抵御风险,开拓更广阔的空间。”
田玉兰的话说得非常含蓄,但不按常理出牌、特定区域市场这些词,无疑都精准地指向了他们共同的麻烦——陈国华。
赵枭闻言,脸上的笑容更深了,眼底却掠过一丝了然。
他轻轻用手指敲了敲桌面:
“田总的意思,我明白了。商场如战场,有时候多一个朋友,确实比多一个敌人要强。特别是当这个‘敌人’不太守规矩,喜欢搅混水的时候。”
他话锋一转,看似随意地抛出一个问题,实则暗藏机锋:
“不过,合作讲究的是知根知底,风险共担。据我所知,陈国华的华远集团,最近在潭州乃至周边几个省,动作可不小,似乎对贵公司的传统业务范围……兴趣颇浓?”
赵枭略微停顿,目光锐利地看向田玉兰,压低了声音,仿佛分享一个重大秘密:
“我这边还听到一个风声,陈国华似乎在秘密推动一个代号‘凤凰计划’的大项目,据说是瞄准了未来十年的新材料市场,野心不小。
不知田总对目前的局面,尤其是这个‘凤凰计划’……了解多少?又有何高见?我们双方,又该如何建立您所说的‘默契’呢?”
这个问题极其刁钻。
它不仅点明了陈国华当前的压迫态势,更抛出了“凤凰计划”这个极具冲击力的情报,一石二鸟。
既是在试探田玉兰对共同敌人动向的掌握程度,判断其情报能力和危机感。
也是在逼问她,对这明显针对性强,且可能颠覆现有市场格局的计划的态度。
更是暗示自己手握重要筹码,掌握着合作的主动权。
王石安听到“凤凰计划”四个字,心头猛地一震。
小主,
他瞬间想起生父陈明远留下的笔记和嘱托,难道赵枭说的就是这个?他下意识地屏住呼吸,看向母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