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8日,是假期后第一天工作日,也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正式比赛时间。
比赛10月8日18:00开始,到10月11日20:00结束。
一大早,为了表示对比赛的重视,林悠早起去了图书馆后,没再看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内容,而是重温往届的赛题和优秀论文。
王淳和游新月也在八点前,来到图书馆和林悠汇合。
一整天下来,三人一边做最后的准备,一边也在充足休息、调整心态,迎接后面72小时的爆肝。
晚饭,胡仙老师前来和林悠三人一起在食堂就餐,最后和三人交待了一些比赛注意事项。
没有了【快乐术】的作用,胡仙老师比起昨天要严肃不少,但能看出来,对三人也比以前亲近,话也密了些。
临近六点,告别了胡仙老师后,林悠三人走进了学校准备的机房,里面已经坐满了参赛队伍。
参加国赛的队伍每年都在增加,今年又创了新高。
不过这些对于林悠来说都不重要,人数再多,真正能竞争比赛最高奖项的,依旧只是那一小撮人。
六点整,铃声响起,所有人开始操作电脑,登录官网,下载比赛题目。
林悠是胡仙老师指定,也受王淳和游新月认可的新队长,他操作着电脑,下载了A、B题。
比赛规定,必须在6小时内确定题目,72小时内完成全部论文,并通过竞赛客户端生成论文PDF的MD5码提交。
题目下载完后,打开文件,AB两个赛题映入眼帘。
A题:量子磁悬浮轴承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。
B题:城市“平急两用”公共设施韧性调度网络。
80%以上的高教社杯优秀论文,都出自A题,林悠这一队冲着高教社杯去,之前做的很多训练也是针对A题,B题也只做参考,至于C题,根本就不在队伍的考虑范围内。
王淳默念完题目,有些咋舌。
“嘶……今年的A题,和物理的相关程度有点大啊,看起来也挺难的。”
这段时间王淳和游新月都已经知道,林悠高考除语文外都是满分,这段时间甚至当着他们的面,恶补了物理系的很多教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