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,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,洛杉矶市市郊,UCLA校园内。
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东方大国,今天是除夕夜,是华国人的法定春节假期,但在洛杉矶,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并没有法定假期,不过他已经准备晚上下班后,带着家人去唐人街熟悉的中餐馆热闹一下。
陶哲轩,1975年出生,是数学界公认的顶级天才和全才,是调和分析、偏微分方程、组合数学、解析数论、代数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大师级数学家,是继丘成桐大师后,第二个获得菲尔茨奖的华裔数学家。
如今陶哲轩任职于UCLA,不过,作为UCLA纯粹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的成员,前段时间美国政府暂停拨款的事件让他身心俱疲,不惜公开发文控诉,至今事件也没完全解决。
今天,忙完了研究所上午的事情,中午时分,午饭过后,在个人办公室准备休息前,陶哲轩习惯性打开邮箱查看邮件。
一份《数学年刊》的审稿邀请静静躺在收件箱里。
作为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学者,陶哲轩偶尔也会受邀作为《数学年刊》的审稿人,不过最近俗事缠身、身心俱疲,再加上审稿周期通常很久,短时间内他无暇关注邮箱里一份审稿邀请。
但今天是除夕,他记起来这份论文的作者好像是华人?
Lin You?
新晋华人数学家?
陶哲轩虽然出生于澳大利亚,但父母都是在华国出生,除夕当天,看看老乡的论文,也算是有些过年的氛围了。
拿着打印好的论文稿,当看到“关于勒让德猜想的讨论及证明”这样简单而又直接的论文名时,陶哲轩眉毛轻轻一扬。
勒让德猜想他当然知道,也知道这个古老猜想像块坚硬的鹅卵石,已经在数论长河里沉寂了两个世纪,虽然一直有人在探寻,但还未被完全证明。
陶哲轩翻开论文,后续的内容映入眼帘。
“摘要:本文证明了,对任意自然数 n,在 n2与(n+1)2之间至少存在一个质数……”
时间点点滴滴流逝,原本准备午休的陶哲轩渐渐沉入到这篇论文当中。
过了不知道多久,陶哲轩从办公桌上拿出笔和稿纸,神情既惊喜又严肃。
这篇论文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,当然,既然编辑会把这篇论文发到他这审稿,已经代表了这篇论文不会是什么垃圾水货。
但陶哲轩依旧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