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2章 那话又说回来了

“……几次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,我们的野外测试只能被迫紧急停止。不然,继续发展下去的话,会导致叶片在几分钟内结构性破坏。之后我们尝试了所有常规手段:调整材料、加强结构、修改气动外形,但模拟结果和实际情况总是对不上,项目陷入僵局……”

南航作为国防七子之一,不仅有许多国家级项目,和民间公司也同样有合作。

刘传军教授此次,就是为了和企业的一项研发项目而来,他大致讲解了情况后,又给林悠展示了带来的一系列数据文件。

当然,这些算不上核心商业机密,一些核心的数据没有展示,只是用于让林悠了解项目现在面临的问题。

林悠接过文件,仔细浏览了起来。

因为【NS方程】的关系,林悠对流体力学领域十分熟悉,物理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,看懂这些文件对他来说,并不难。

这个问题本质上,是典型的“流固耦合”问题,但其复杂性远超常规。

刘传军教授的团队,尝试将叶片简化为一个刚性梁连接一个扭转弹簧,典型“二元机翼”颤振模型。

但实际上,预测结果与实测相差甚远。

刘传军教授的团队分析的原因是,百米长的柔性叶片其变形是连续且三维的,存在几何非线性(大变形)和气动非线性(失速、分离流)的强烈耦合。

团队分析了之后,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,那就是——

建立一个既能捕捉核心物理、又足够高效用于分析和设计的降阶模型。

这个模型在结构方面、气动方面、耦合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,以至于……

刘传军教授的团队无人能够胜任,目前需要一个懂流体力学、数学造诣又高的人,加入团队帮忙解决这个问题。

这种人才,全世界范围内能找出不少,国内应该也能找到。

但在南都市的话,刘传军教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悠。

林悠那篇发表在《数学学报》中文版期刊上的论文——《各向异性估计与三维Prandtl方程的适定性理论》,刘传军教授已经看过。

林悠的那两场学术报告会,刘传军教授不是数学专业,没去现场参加,但关于NS方程的这场,他看过事后上传到网络上的视频。

在他看来,林悠非常符合团队的需求,肯定能够解决目前团队遇到的问题。

再加上刘传军教授和郑教授大学同学的关系,于是他也不犹豫,直接便找上门来了。

等到林悠看完手里的文件,放到茶几上,刘传军教授热情道:“林悠,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,你看下最近有没有空加入我们的团队?助力我们团队闯过这个难关。”

郑教授在一旁咳咳两声,“老刘,你也不问问林悠有没有把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