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办公室,秦淮茹早早来到工作岗位,用抹布仔细擦拭着桌面。
这是她在工业局物资科的第三个月,已经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。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,她迅速接起来。
"物资科调配组,您好。"
"秦同志,我是纺织厂的老王啊。"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:
"上次调拨的那批特种润滑油快用完了,能不能再批一点?我们月底有批外贸订单,耽搁不起啊!"
秦淮茹翻开台账,纤细的手指顺着表格滑下:"王厂长,按照记录,上次调拨的量应该能用到下月初。是不是机器出了什么问题?"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:"这个...确实有两台老机器漏油严重..."
"我建议先请厂里的维修组检查设备。"秦淮茹的声音温和但坚定,"这样吧,我联系机械局的技术员,看能不能去您厂里做个检修。润滑油我可以先批一小部分应急,但长期这样不是办法。"
挂断电话,秦淮茹揉了揉太阳穴。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有,各厂都想多要物资,但资源有限,必须精打细算。
她正准备写报告,对面的老周忽然探过头来。
"小秦啊,纺织厂又来要润滑油?"老周推了推眼镜,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精明的光,"老王那人我熟,给他批点呗,反正账面上看不出来。"
秦淮茹手上的钢笔顿了一下:"周师傅,台账上记录得很清楚,而且机器漏油不修,给再多润滑油也是浪费。"
老周脸上的笑容僵了僵:"年轻人就是死板。在这位置上,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嘛。"他压低声音,"老王那人懂规矩,不会让你白帮忙的。"
"我不是那个意思。"秦淮茹放下钢笔,直视老周的眼睛,"如果机器修好了,长远看对厂里不是更有利吗?"
老周悻悻地缩回身子:"随你便。不过提醒你一句,在这地方太较真可混不开。"
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,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。
秦淮茹知道老周的话里有话,但她更清楚马科长最看重什么——原则。上次开会时科长说得明白:"物资调配是红线,谁碰谁倒霉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