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立刻露出惊喜又略带腼腆的表情:“真的?俺……俺也能去学?俺就认得几个数,字认不得几个……”
“就是给咱们这样的同志办的呀!”
刘干事见她有意,更热情了。
“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,就在厂工会那间大活动室。老师是咱厂办小学的王老师,可有耐心了!去吧去吧,多学文化总是好的!”
“哎!俺去!谢谢刘干事!谢谢组织给俺这个机会!”江德华忙不迭地答应,脸上泛起真切的红晕。这次不是演技,她是真的高兴。
于是,从那天起,江德华的生活里又多了一项内容——上夜校。
夜幕降临,厂区亮起稀稀落落的灯火。工会活动室里,汽灯明亮,坐满了各个车间的工人,大多是与江德华年纪相仿的男女,脸上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些许羞涩。
讲台上,戴着眼镜的王老师从最简单的汉字、拼音教起。
江德华坐在下面,听得无比认真。她需要努力“扮演”一个初学者的笨拙,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认字和书写的速度,既要表现出进步,又不能显得太过突兀。
考验演技的时候到了。
她学习态度端正,乐于助人(比如把铅笔削好分给没带的工友),很快就和班上不少同学熟悉起来。
大家下了课一起讨论,互相考较生字,氛围很好。
这天晚上放学,她和同车间两个女工结伴往回走。路过厂区公告栏时,看到不少人围在那里议论纷纷。
“啥事儿啊这么热闹?”一个女工好奇地挤过去看。
公告栏上贴着一张大红纸,上面是墨迹未干的通知。
旁边有人大声念着:“……响应国家号召,支援东北工业建设……现征集有一定文化基础、思想进步、身体健康的青年职工……自愿报名,组织选拔……”
“支援东北建设?”江德华心里一动。
另一个女工咂咂嘴:“东北那可老远了!听说冬天能冻掉耳朵!不过要是选上了,就是光荣的工业建设尖兵了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