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德华捏着那对凉丝丝的银坠子,心里很是受用。
“喜欢。”她抬起头,看着他眼睛,认真地说。
阳光正好,微风不燥。
这感觉,不赖!
俩人算是正式进入了“备婚”阶段,虽然这“备婚”的过程,依旧充满了鲜明的“丁济群式”风格——务实,高效,且略带笨拙。
第一步,打报告。丁济群同志雷厉风行,第二天就拿着写好的结婚申请报告找到了江德华,让她签字。报告写得那叫一个言简意赅,主要内容就是“我俩自愿结婚,符合规定,请组织批准”,后面附着双方的基本情况。
江德华看着那工整却毫无文采的字迹,哭笑不得地签了名。
报告交上去,流程走得挺顺。厂里谁不知道江技术员和丁副科长在谈对象?
领导们都乐见其成,很快大印就盖上了。拿到盖了红章的批准书那天,丁济群仔细看了好几遍,然后小心地折好收进口袋,对江德华说:“合法了。”
第二步,通知亲友。江德华给哥哥江德福写了封长信,详细汇报了丁济群的情况(当然是挑好的说),并告知了年底结婚的打算。
信寄出去后,她心里还有点忐忑,怕哥哥觉得太突然。
没想到,回信很快就来了。
江德福在信里字迹潦草,透着兴奋:
“德华吾妹:信收到了!好!太好了!老丁这人,哥虽然没见过,但听你这么说,是个实在靠得住的人!你有了好归宿,哥这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!年底哥一定请假过去!给你撑场面!”
哥哥的支持让江德华彻底放了心。丁济群那边也简单,他老家没啥近亲,就给几个以前的战友去了信告知一声。
接下来,就是最实际的问题——婚房和家当。
厂里照顾他们,把江德华现在住的这间筒子楼隔壁那间同样大小的空房分给了他们,答应等以后有更大的再调。
两间房打通是不现实了,但门对门,以后来往也方便。
丁济群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。他开始利用每个周末,像蚂蚁搬家一样,往那间空房里倒腾东西。
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些旧木板,自己叮叮当当打了一个结实的大衣柜、一张书桌、甚至还有一个带玻璃门的碗柜!虽然样式古朴,但用料扎实,打磨得光滑溜手。
家当方面,丁济群拿出了他全部的积蓄——一个旧存折,递给江德华:“你看看,需要添置啥,你定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