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入了冬,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,夜大的成绩也出来了。
宁婉(贾张氏)看着成绩单上那个鲜红的“优”字,心里总算踏实了点——好歹没白熬那些夜。
可还没等她高兴多久,街道里就传出风声,说区里可能要空降个年轻主任下来。
这天开完会,王主任特意留她说了几句:“老贾,最近有些传言,你别太在意。该干什么还干什么。”
宁婉(贾张氏)应着:这是有人坐不住了,开始使绊子了。
果不其然,没过两天就有人跑到区里反映,说她年纪大、文化低,还举了她以前在院里跟人吵架的例子。
宁婉(贾张氏):这都哪年的老黄历了还翻?再说那会儿不是还没穿越过来嘛!
更离谱的是,居然有人说她办劳保厂是为了给自己捞好处。
天地良心,宁婉(贾张氏)要是想捞,还用得着这么费劲?随身空间里随便倒腾点不够花的?
这些闲话传到宁婉(贾张氏)耳朵里,饶是目前她修身养性了,也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。
不过她并未理睬,该下车间下车间,该跑业务跑业务。倒是贾东旭坐不住了,有天晚上悄悄问她:“妈,要不我去找找人?”
宁婉(贾张氏)瞪了他一眼:“找什么人?你妈我行的正坐得直,还用走那些歪门邪道?”
傻儿子哟,你妈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?这点小把戏也值得放在心上?
话是这么说,该做的准备一样没少。
她连夜整理了这一年的工作成绩,劳保厂的盈利数据,服务社解决了多少就业,连带着夜大的成绩单,都整理得清清楚楚。
这天区里组织部长下来考察,特意到劳保厂转了转。看着车间里热火朝天的景象,部长问了个问题:“贾副主任,你觉得街道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?”
宁婉(贾张氏):“就三条:让群众有饭吃,有活干,有事能找着人管。”
部长笑了:“说得实在。”
送走考察组,王主任冲她竖了个大拇指。
晚上回到家,宁婉(贾张氏)破天荒地觉得有点累。这争来争去的,比在宫里斗来斗去还费神。
秦淮茹看出她脸色不好,赶紧给她捶背:“妈,要我说,这主任当不当的也没什么。您现在这样挺好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