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婉(贾张氏)不紧不慢地回应:马厂长,我们厂虽然小,但去年上缴利税八千多,解决就业三十五人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的产品是工人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,质量有保证。
就是太小打小闹了!马厂长提高嗓门,你们那几台旧缝纫机,能跟我们的进口设备比吗?
会议不欢而散。
回到街道,宁婉(贾张氏)立即召开紧急会议。
工业局的意思,是想把咱们厂收编。她开门见山,大家怎么看?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车间主任老王第一个跳起来:这不成!咱们辛辛苦苦把厂子办起来,他们倒好,直接来摘桃子!
会计小陈比较冷静:贾主任,要是硬顶着不办,恐怕工业局会卡我们的原料指标。
就是这个理。宁婉(贾张氏)叹气,现在最大的软肋,就是原料受制于人。
正说着,电话响了。是区服装厂的马厂长,语气比在会上客气多了:
贾主任,刚才在会上我说话冲了点,您别介意。这样,晚上我请您吃个饭,咱们好好聊聊?
宁婉(贾张氏)握着话筒,心里冷笑:黄鼠狼给鸡拜年,能安什么好心?
但她还是答应了:好,地方您定。
晚上到了饭店,马厂长果然备了一桌好菜。酒过三巡,他开始掏心窝子:
老贾,不瞒您说,我们厂今年任务完不成啊。你们那工作服现在这么抢手,要是能并入我们厂,算是救了我们。
宁婉(贾张氏)慢慢抿着茶:马厂长,这厂子是街道集体企业,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。
这我懂!马厂长凑近些,只要您点头,工业局那边我去做工作。到时候给您安排个副厂长,工人们也都接收,待遇从优。
想得美!把我的人并过去,我这街道主任的脸往哪搁?
回到家里,已经十点多了。贾东旭还在等她,听说了这事,急得直搓手:
妈,这可怎么办?硬顶肯定不行,可要是答应了,咱们这几年的心血就白费了!
宁婉(贾张氏)没说话,在屋里来回踱步。突然,她停下脚步:
有办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