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 图穷

杨府的书房内,灯火通明,药味与墨香奇异地混合着。杨士奇披着厚裘,靠在太师椅上,脸色在烛光下显得愈发苍白,但那双眼睛,却亮得骇人。

他面前的书桌上,摆放着几柄从西山缴获的制式腰刀,刀身上还沾着些许已经干涸的血迹和泥污。冰冷、坚硬,无声地诉说着背后的阴谋与杀机。于谦站在一旁,手臂简单包扎着,详细禀报着鹰嘴崖之战的经过,尤其是赵王府死士杀人灭口和那俘虏骑手的供词。

“……那俘虏起初还嘴硬,但见识了赵王府灭口的狠辣手段,心防已破。他供认,是受黄俨心腹指使,负责将这批兵器运往京西的一处赵王别院。这样的运输,近两个月已有三次。”于谦的声音因疲惫和激动而略带沙哑。

杨士奇伸出微颤的手,拿起一柄腰刀,指尖拂过冰冷的刃口。私铸、运输、灭口、赵王别院……一条完整的链条,已然清晰。人证(俘虏、猎户)、物证(腰刀、账册)俱在,虽仍无法直接证明汉王参与,但赵王、黄俨、纪纲(通过账册关联及死士行动)卷入其中,已是铁证如山!

“好!于谦,你和兄弟们辛苦了!折损的弟兄,厚加抚恤,伤者全力救治。”杨士奇放下腰刀,语气沉痛而坚定,“我们……终于等到这一天了。”

他深吸一口气,压下喉咙口的痒意,目光灼灼地看向于谦:“事不宜迟,必须立刻发动!若等赵王、黄俨反应过来,销毁其他证据,反咬一口,我们便前功尽弃!”

“大人,我们该如何做?直接上奏?”于谦问道。

“不,不能按常例走通政司。”杨士奇摇头,眼中闪过一丝决绝,“黄俨在司礼监,寻常奏章很可能被他截留或篡改。我们必须绕开他,直呈御前!”

他沉吟片刻,迅速做出部署:

“于谦,你立刻将猎户、俘虏分开秘密看管,没有我的命令,任何人不得接触!缴获的兵器和那本账册,由你亲自保管。”

“周老吏,你速去请杨溥(假设已因之前风波释放)、金幼孜(假设已回归东宫阵营)过府,要隐秘!”

“另外,想办法递消息给海寿公公,只说四个字:‘西山有变’。” 这是提醒海寿,也是借他之口,确保陛下能第一时间从不同渠道得知风声。

众人领命,各自匆匆离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