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小区的晨光刚漫过老槐树的枝桠,陈砚和苏晚就提着给沈念槐奶奶的点心站在3号楼单元门口。昨天找到沈先生留下的字条后,两人特意去南巷的老字号点心铺买了桂花糕——林晓说,沈奶奶年轻时最爱吃这个,是沈太太当年常给女儿买的零嘴。
“不知道沈奶奶看到字条会是什么反应。”苏晚攥着装有字条的信封,指尖的淡白光轻轻颤动,感知里还残留着沈先生写字条时的温柔情绪,像晒过太阳的旧棉花,软乎乎的。
陈砚刚要抬手敲门,门却先开了。沈念槐奶奶扶着门框,眼里带着明显的期待:“我昨晚没睡好,总觉得你们今天会来。”她侧身让两人进门,客厅的茶几上摆着个崭新的相框,里面是沈氏夫妇的旧照片,旁边还放着那支完整的栀花纹簪,“我把照片和簪子摆在这儿,就像爹娘还在我身边一样。”
苏晚将点心放在茶几上,小心地掏出字条:“奶奶,这是您父亲当年留给您的字条,我们昨天在图书馆的书架里找到的。”
沈奶奶的手抖得厉害,指尖轻轻拂过泛黄的纸页,眼泪瞬间掉在“认星星”三个字上:“这是我爹的字!他当年真的想教我认星星……”她哽咽着念出字条内容,声音里满是压抑多年的委屈与思念,“我小时候总坐在老槐树下等他,王奶奶说‘你爹去给你摘星星了’,我就真的信了,等了整整三年。”
陈砚递过纸巾,轻声说:“沈先生和沈太太一直很牵挂您,他们的残影在旧小区徘徊这么久,就是想亲口跟您说这些话,想知道您过得好不好。”
“好,我过得好。”沈奶奶擦了擦眼泪,指着墙上的奖状,“我当了一辈子老师,教过的学生有几百个,他们都很孝顺,经常来看我。要是爹娘知道,肯定会为我骄傲。”
苏晚的指尖泛着淡白光,轻轻贴近字条——感知里突然“看”到一幅温暖的画面:沈先生坐在私塾的油灯下,一边写字条,一边对着沈太太笑:“等念槐长大了,我就带她去老槐树下认星星,告诉她哪颗是灵脉守护星。”沈太太靠在他身边,手里缝着小衣服:“还要教她种晚香玉,告诉她这花能守护灵脉,也能守护家人。”
“奶奶,您爹娘当年还想带您种晚香玉,教您认灵脉守护星。”苏晚轻声说,将感知到的画面描述给沈奶奶听,“他们最放心不下的,就是您能不能好好长大,能不能活得开心。”
沈奶奶的眼泪又掉了下来,却笑着点头:“我种了晚香玉,就在阳台呢!每年开花的时候,我都会跟爹娘说说话,告诉他们我过得很好。”她起身走到阳台,那里摆着三盆晚香玉,叶片翠绿,正打着花苞,“这是我从老槐树下分的苗,跟爹娘当年种的是同一批。”
陈砚看着阳台上的晚香玉,突然想起沈氏夫妇残影消散前,曾在老槐树下种下一株新的晚香玉幼苗——原来他们早就用自己的方式,将“守护”的心意传递给了女儿。“这花会开得很好,就像您爹娘的守护,一直都在。”他轻声说,心里泛起一阵暖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