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好了!”陈砚的眼睛亮了,“孟家的灵脉研究资料肯定很重要,说不定能找到破解噬魂会污染纹的方法。林晓,你联系孟晓峰的时候,记得问问他父亲有没有留下关于沈嘉树的其他线索,比如沈嘉树离开老城区后的具体去向,或者他有没有提到过噬魂会的其他阴谋。”
“放心!我已经发消息问了,他说整理资料的时候会留意,有线索就立刻告诉我们。”林晓合上电脑,伸了个懒腰,“对了,周瑶姐,你爷爷当年买收音机的时候,有没有留下什么纸条或者笔记?比如为什么买,或者有没有发现收音机的特别之处?”
小主,
周瑶皱着眉想了想,突然拍了下手:“有!我奶奶说过,爷爷当年买收音机的时候,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,上面写着‘月圆之夜,桂树下听’,爷爷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,就一直把纸条夹在收音机里,后来仓库搬家,不知道是不是还在。”她转身往门外走,“我现在就回咖啡店找!要是能找到那张纸条,说不定又是一条线索!”
苏晚看着周瑶匆匆离去的背影,感知里收音机的灵脉波动变得更活跃,像是在期待那张纸条的出现。“纸条肯定还在。”苏晚说,“孟晓棠当年夹纸条进去,就是希望有一天沈嘉树能看到,按照收音机的灵脉感应,纸条应该还在电池仓里,和沈嘉树写的地址放在一起。”
陈砚掏出手机,给杂货店王爷爷发了条消息,告知他收音机的流转记录已经查清,还顺便问了王阿婆当年保管收音机时的细节。没过多久,王爷爷就回复了,说王阿婆当年经常帮孟晓棠给收音机换电池,还说孟晓棠每次换电池时,都会对着收音机说“嘉树,今天我又想你了”,说完才会打开电池仓。
“太好哭了。”林晓吸了吸鼻子,“明明是很平常的小事,却觉得比电视剧还让人感动。陈砚哥,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写进《城市拾遗》,让更多人知道老城区还有这么温暖的执念。”
陈砚点头,翻开笔记本,在“孟晓棠与沈嘉树”专题下写下标题:“一台收音机,跨越七十载的等待”。“不仅要写,还要写得详细,把每一次流转背后的故事都写进去,让读者知道,每一件旧物背后,都可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深情。”他抬头看向苏晚,“苏晚,你感知到的孟晓棠情绪,也可以加进去,用更细腻的方式呈现她的等待和思念。”
苏晚轻轻点头,指尖泛着淡白光,再次触碰桌上的收音机——这一次,感知里的画面不再是孤单的等待,而是孟晓棠和沈嘉树在戏院后台调试收音机、在老宅院桂树下听歌、在诊所门口合影的温馨场景,还有李建国小心翼翼保管收音机、周爷爷在旧货市场发现收音机时的惊喜……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,温暖得让人不想醒来。
“她在笑。”苏晚的嘴角也跟着弯起,“孟晓棠的残影在笑,她看到我们查到的流转记录,知道沈嘉树一直在找她,知道她的收音机被好好保管了这么多年,终于放心了。”
中午时分,周瑶拿着一张泛黄的小纸条冲进花坊,激动地挥舞着:“找到了!真的在电池仓里!你们看,上面真的写着‘月圆之夜,桂树下听’!”纸条上的字迹娟秀,正是孟晓棠的笔迹,边缘还沾着一点桂花香,和苏晚感知到的气息一模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