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槲果风暴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让他自己去想、去试,岂不比我们逼着他只交出现成的东西更好?

毕竟,我们可没他那份能从书海里淘出真金的本事。”

说完这些,韩乙心想,拿了那小子的美酒,必须帮忙说几句好话。

徐博达也缓缓颔首:“军师所言极是。眼下看似是陈家单方面支持我军,

然则,我镇妖军数千将士,又何尝不是陈家的护身符?

若无我军在此镇守,陈家拥有如此多秘技,早晚被各方势力吞得骨头不剩。

待我军彻底缓过气来,兵强马壮,陈家依托我军,

其商业、工坊方能安心发展,壮大十倍、百倍亦非难事。

此乃合则两利,分则两伤之局。”

韩平静静听着,目光如刀,缓缓掠过帐中每一张面孔,

最终霍然起身,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:

“诸葛先生与徐副帅所言,方为正道。”

“我镇妖军立足之基,是手中之刃,是卫国之念,而非与民争利之手段。”

“陈飞所长,在于开拓创新,能于绝境中开辟新路。此非武力所能强求。”

“自即日起,镇妖军与陈家,平等合作,各展其长。

我军提供庇护,保障其发展;

陈家提供技术物资,彼此依存,共渡时艰!”

“此事,无需再议。”

帅帐内肃然一片,韩平一语定鼎,为双方未来关系奠定了基石。

此刻无人知晓,这个决定不仅将改变镇妖军的命运,

更将在不久的未来,悄然撬动整个神州的格局。

就在帅帐内风波落定的同时,数十里外的陈家庄园深处,

陈飞正对着一堆苦涩的槲果忙碌,

浑然不觉自己与家族的命运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的裁决。

“大姐,”他将一张绘满工序的图纸递给陈云,

“这是槲果处理的分解流程,找些信得过的妇人,最好是府内佃户,每人只负责其中一个步骤。”

陈云接过细看,只见清洗、去壳、浸泡、研磨、过滤……

十余道工序被拆解得清清楚楚,不由赞叹:

“老三这‘流水作业’的法子当真巧妙。任谁只看其中一步,都难窥全貌。”

“技术保密是头等大事。”

陈飞压低声音,“所有参与者必须签下保密契约,核心工序由你亲自把控。”

“放心,我明白。”陈云会意点头,匆匆离去安排。

送走大姐,陈飞带着家丁来到后院工坊。

他指着备好的器具,开门见山:“你们谁懂酿酒?”

一名中年家丁应声出列:“少爷,小的陈贵,曾在酒坊做过五年。”

“好!”陈飞眼神一亮,“你来说说,粮食酿酒大致步骤?”

陈贵如数家珍:“回少爷,无非是蒸煮、摊凉、拌曲、入缸发酵、蒸馏取酒这几步。只是……”

他面露难色,“这槲果苦涩异常,小的从未听闻能用来酿酒。”

“万物之理,总有相通之处。”

陈飞取出一份写好的方案,心中明了皆是淀粉转化,却无法明言,

“原料不同,步骤必有差异。所以我们才需系统地试。”

方案展开,上面条理清晰地列出了需要测试的变量:

蒸煮时长、酒曲配比、发酵温度与时间。

“陈贵,依你之见,该从何处入手?”

陈贵仔细阅后建议:“少爷,蒸煮是关键。

槲果不比粮食,过烂则败酒,不足则难酵。

不如我们先试三个不同的蒸煮时辰?”

“就依你。”陈飞从善如流,

“你负责把控具体操作,老四负责记录数据、调整方案。

其余人分三组,按不同参数同步试验。”

将酿酒之事交给四弟,陈飞回到静室完成每日雷打不动修炼——

引气入体!

在陈贵指导下,第一批槲果被分作三组,经历不同时长的蒸煮。

家丁们随之将蒸好的槲果摊凉、拌曲、入缸。

“四少爷请看,”陈贵指着发酵缸,“接下来全看温度把控。过高则酸,过低不酵。”

陈宇在每个缸旁挂上记录牌:

“自今日起,每两个时辰记录一次温度。务必找出最适宜的发酵范围。”

七日后,当第一缸槲果酒开始蒸馏,独特酒香弥漫工坊。

虽酒液仍带涩味,却无疑证明了槲果酿酒的可行性。

“四少爷,成了!”陈贵激动地舀出初酿,酒香扑鼻,“味道尚需打磨,但确是酒无疑!”

陈宇浅尝一口,口感虽糙,酒劲却足:“很好!

接下来便依方案,逐步优化每个环节。

有你的经验辅以这系统试错之法,定能酿出上品槲果酒。”

陈贵由衷敬佩:“三少爷这分组比对、步步记录的法子实在精妙。

若在旧时酒坊,老师傅全凭手感,败了也不知根源。

像这般多路并进,优劣一目了然,进展快何止数倍!”

陈宇看着蒸腾而起的酒气,心里头美滋滋的,比喝了蜜还甜。

他忍不住咧嘴一笑,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身边的陈贵,压低声音说:

“怎么样?我就说我三哥的法子准行!比咱们关起门来死读书、背那些之乎者也管用多了!”

他只觉得浑身是劲,连苦涩槲果都能变出美酒,跟着三哥,准没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