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更多收获

与往年饥寒交迫的景象不同,今年的年关格外热闹。

“娘,我要那个糖人!”

一个穿着新棉袄的小男孩拉着母亲的手,眼巴巴地望着街边的糖人摊子。

“买,娘给你买两个!”

妇人笑着掏出荷包,里面装着这个冬天编竹篾挣来的铜钱,

“再去扯块花布,给你做件新衣裳。”

这样的对话在镇北县各处上演。

集市上人头攒动,卖肉的摊子前排起了长队。

“王屠户,给我割两斤肥瘦相间的!”

老赵头揣着在暖炉工坊做工挣的工钱,声音格外洪亮。

“好嘞!”王屠户手起刀落,“老赵今年阔气啊!”

“托陈家的福,这个冬天没白忙活。”

老赵头笑得合不拢嘴,“总算能让老婆孩子过个肥年了。”

米铺前更是热闹非凡。

掌柜的忙得满头大汗,一边称米一边对伙计喊:

“快去库房再搬两袋白面来!今天这白面馒头怕是供不应求了!”

一个老妇人捧着刚买的白面,眼眶湿润:

“活了大半辈子,还是头一回过年能吃上白面馒头。

往年这时候,能有一碗稠粥就不错了......”

更让人欣喜的是,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。

他们穿着新衣,手里拿着糖葫芦、芝麻糖,在雪地里追逐嬉戏。

有几个半大的孩子甚至聚在一起,比较着谁家买的炮仗更响。

傍晚时分,家家户户炊烟袅袅。

空气中弥漫着炖肉的香味,夹杂着米粥的清香。

安置点内,陈云与周福正在巡视。

只见流民们围坐在暖炉旁,桌上摆着白米饭、炖肉,甚至还有几样小菜。

“小姐!”一个老汉见到陈飞,连忙起身,

“今年能在暖和屋子里吃上白米饭,都是托陈家的福啊!”

“老人家快坐。”陈云笑着摆手,“这是你们自己勤劳挣来的。”

另一个妇人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过来:

“小姐尝尝,这是咱们用做工挣的钱买的肉馅,白菜也是新买的。”

这个寒冬中瑟瑟发抖的小县城,第一次在冬日里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第073章 新的规划

正月十五的花灯还带着年节的余温,一场更大的震动便已来临。

“快看那边!”城墙上的守军最先发现异状,指着官道尽头惊呼。

只见一支望不到头的车队正缓缓驶来,

沉重的货车压过未融的积雪,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。

车队两旁是清一色身着轻甲、腰佩长刀的护卫,个个神情肃穆。

消息如野火般传遍全镇,百姓们纷纷涌向城门。

“我的老天爷,这得有多少辆车啊?”一个青年踮脚张望。

旁边卖炊饼的老汉眯眼数了数,最终摇头:“数不清,怕是有上百辆!”

车队最前方,风尘仆仆的李勇端坐骏马上,

朝着迎上来的周管家抱拳笑道:“周管家,幸不辱命!”

周福望着满载的货车,声音发颤:“这……这些是?”

“一百万两现银,两百万贯铜钱,更多的还是粮食。”

李勇压低声音,“另外还带回了几个重要的客人。”

闻讯赶来的陈飞先对李勇点头致意,随即转向周福:

“立即安排卸货,所有银钱直接运往新修银库。

通知工坊,明日开始全力投入春耕准备。”

围观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。

“一百万两?我这辈子都没听过这么多钱!”

“陈家这是要做什么大事啊?”

更引人注目的是车队中间的几辆华贵马车。

一位身着锦袍、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掀开车帘,目光敏锐地扫过人群。

他原本漫不经心的神色渐渐变得专注,对着同伴低语:

“你看这些孩童,个个身着新袄,面色红润。

再看那些大人,全无别处百姓面黄肌瘦之态……这哪里像边陲小县?”

同伴凝神细看,只见围观的百姓虽带着好奇,

却无半分畏缩麻木,反而透着股昂扬之气,不禁颔首:

“人人面无菜色,孩童皆有新衣……

单看这民生气象,便知此地主事者非同寻常。”

李勇走到陈飞身边低声禀报:“公子,

这几位是听闻坊市消息,特意前来考察的商队代表。其中还有两位是从皇城来的。”

陈飞微微颔首,目光扫过那些窃窃私语的客商,朗声宣布:

“通知下去,明日开始,镇北县要大兴土木。

修路、建坊、开市,需要大量人手。工钱日结,管饭!”

这话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,瞬间引爆了全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