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透明鱼缸

就在这时,她的内部通讯软件弹出一条消息,来自总裁办助理:

「苏专员,顾总问您,对城东地块的初步思路何时能提交?」

林薇看了一眼屏幕上显示的时间,下午三点。距离顾夜沉给她资料,才过去了不到六小时。

他果然在盯着她,甚至可能知道李斌给她派了“额外任务”。

这是在逼她,在她被琐事缠身、孤立无援的时候,逼她展现出不符合“苏念”能力的效率。

林薇回复:「正在整理,下班前发给您。」

然后,她关闭了对话框,不再理会那堆如山的一般性文件。她打开一个新的文档,双手放在键盘上,略微思考了片刻,便开始敲击。

她没有时间去做什么详尽的宏观分析,那需要时间和团队支持,而她目前两者皆无。她必须剑走偏锋。

她回忆着那份关于文化遗址的报告,将那个点作为切入点和杠杆。她快速撰写了一份简短的《关于利用文化元素提升城东地块竞标优势的切入点构想》,重点阐述了如何将那个民国学者旧居的“风险点”包装成项目的“独特文化名片”和“社会责任担当”,并初步设想了几个与文化遗产部门、学术机构合作的可能方向,以及可能带来的正面舆论效应。

这只是一个思路,一个火花,远称不上方案。但她知道,对于顾夜沉这样追求效率和结果的人来说,一个具有操作性的、能打破常规的“点子”,有时比一份面面俱到却平庸的报告更有价值。

更重要的是,她在文档的最后,看似无意地加了一句:

「……初步判断,竞争对手‘瀚海投资’可能在此类人文融合业态方面缺乏经验和敏感度,或可成为我方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。」

她在赌,赌李斌和瀚海投资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,赌顾夜沉对这类信息会感兴趣。

在下班前十分钟,林薇将这份不到一千字的构想发到了总裁办助理的邮箱。

几乎是在邮件显示发送成功的下一秒,她工位上的内部电话响了起来。

刺耳的铃声在略显嘈杂的办公区里依然清晰,引得附近几个人再次侧目。

林薇深吸一口气,拿起听筒。

「喂?」

电话那头,是顾夜沉冰冷低沉的嗓音,听不出任何情绪,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,透过听筒传来:

「上来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