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洞内,火光将林凡的身影投在石壁上,拉得很长。他静立在工作台前,目光沉静地审视着眼前三样在火光下闪烁着不同光泽的物件:那柄线条流畅、寒光凛冽的“不屈Ⅱ型”高碳钢短剑;那张已然阴干妥当、鳞甲森然、厚重坚韧的巨鳄皮;以及一旁结构精巧、弩臂紧绷的磁力弩。
空气中弥漫着皮革、金属和油脂混合的特殊气息,一种“万事俱备”的沉淀感油然而生。与巨鳄的死斗、高频振动剑的突破、生命磁场的感知……所有的艰辛与收获,都即将凝聚于这最后的整合步骤。林凡要将这些顶级的材料,转化为一套真正能伴随他应对未来任何挑战的、攻防一体的终极装备。
工科生的严谨让他没有立刻动手。他闭上双眼,脑海中如同有精密的三维建模软件在运行,将鳄皮的数据(厚度、韧性、鳞片分布)、短剑的尺寸与重心、以及人体工程学原理完美结合,构思着护甲每一个部件的形状、连接方式和穿着体验。他要打造的,不是笨重的铁桶,而是一件兼具极致防护与灵活机动性的“第二皮肤”。
一、 匠心裁剪:从皮料到甲片
林凡将巨大的鳄皮摊在平整的石板上,用烧黑的细木棍作为画笔,凭借脑海中的蓝图,直接在皮面上勾勒出各个部件的轮廓。他因势利导,充分利用皮革不同部位的天然特性:
背脊最厚处: 用于裁切前胸和后背的主甲片,面积最大,防御最强。
侧腹韧性佳处: 切割成长条,用于制作保护肋部和腰侧的甲片,并提供活动余量。
四肢与腹部相对柔软处: 制作成可活动的肩甲、臂甲裙摆和护腿,保证关节灵活。
边缘零料: 也不浪费,切成细条,鞣制后作为捆绑固定的皮绳。
下刀时,他并未使用短剑,而是用磁力精细操控着一片极其轻薄、边缘锋利的碎钢片,如同激光雕刻般,沿着画线进行精准切割。磁力确保了切口的平滑整齐,最大限度保留了皮革的强度。
二、 塑形与硬化:赋予铠甲骨骼
裁剪好的皮片仍是柔软的。林凡需要将它们塑造成符合人体曲线的弧度,并进行硬化处理,以抵抗冲击。他采用了热塑与冷压结合的方法:
初步塑形: 将皮片浸湿,包裹在预先用黏土塑好的、对应身体各部位弧度的模具上(如胸廓、肩窝),阴干定型。
磁力加压: 在阴干过程中,运用磁力吸附重物,对皮片施加均匀、持续的压力,进一步压实纤维,消除内应力,使皮革密度大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