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练完毕,林间空地重归寂静,唯有被剑气掀起的落叶仍在缓缓飘旋。林凡还剑入鞘,立于原地,细细回味着方才那场酣畅淋漓的“剑舞”中,力量奔流、人剑合一的玄妙感觉。身心畅快,对自身技艺的融合与掌控,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然而,就在这股充盈的自信之中,一丝极其微弱、却无法忽略的“不谐之音”,如同晶莹美玉上的一道发丝细痕,悄然浮现在他敏锐的感知里。并非来自体力或精神力的损耗,而是源于手中这柄与他朝夕相伴、屡建奇功的伙伴——“荒牙”。
工科生对细节的苛求和对“工具”状态的极致敏感,让他没有将这丝异样归咎于错觉。他微微蹙眉,拇指轻轻摩挲着“荒牙”冰凉光滑的剑脊,磁力感知如同最精密的探伤仪,以前所未有的细致度,缓缓扫过剑身的每一寸。
一、 微观探察:隐患初现
起初,一切如常。剑身整体的磁场响应稳定,那千锤百炼形成的云纹依旧流畅,蕴含着强大的韧性。但当他将感知聚焦于几个关键部位时,问题开始显现。
剑脊中段: 在多次施展“磁力附刃”,承受最强冲击力的区域,林凡“感觉”到钢材的微观晶格结构存在极其细微的塑性流变迹象。并非裂纹,但仿佛致密的纤维被巨力反复拉伸后,产生了难以恢复的、极其微小的“疲劳”痕迹。这是材料承受应力接近其弹性极限的征兆。
剑尖及刃前三分处: 这里是“磁暴突刺”威力爆发的焦点,也是飞剑刺击时与空气、目标碰撞最剧烈的区域。感知反馈显示,此处的金属磁性响应有了一丝极其隐晦的“钝化”感。并非锈蚀,而是高强度、高频率的动能冲击与磁力脉冲叠加下,导致表层微观硬度有轻微下降的趋势,磁性传导效率似乎也比剑身其他部位慢了微不足道的一丝。
狼牙护手与剑茎结合部: 作为力量传递的枢纽,在承受“磁暴突刺”的巨大反冲力时,虽然青铜嵌合牢固,但林凡感知到一种难以形容的“应力淤积”。仿佛力量在此处未能完全顺畅传导,有极少量被结构自身吸收、滞留,长此以往,恐成隐患。
这些“损伤”微乎其微,远未到影响实战的程度,甚至若非林凡拥有磁力感知这等内窥镜般的能力,根本无从察觉。但它们的存在,如同敲响了一声警钟。
二、 回溯推演:凡铁的桎梏
林凡盘膝坐下,将“荒牙”平置于膝上,闭目凝神,脑海中开始高速回放、推演。
材料本质: “荒牙”所用的钢材,虽是他利用岛上磁铁矿所能炼出的顶尖高碳钢,经过千锤百炼和先进热处理,性能远超寻常铁器。但究其根本,它仍是凡铁。其晶粒强度、疲劳极限、韧性储备、对于能量(尤其是磁力这种特殊能量)的承载与传导效率,存在一个物理上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