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整比例: 通过反复锻打延展,精确控制剑身各部位的厚度。剑脊处因有记忆合金芯铁,略厚且韧性极佳;向两侧剑从、刃口逐渐减薄,保证高碳钢的硬度优势得以发挥,最终形成良好的强度梯度。
塑出剑刃: 在剑身两侧锻打出斜面,初步形成刃口。锻打时,林凡有意控制力度和角度,使高碳钢的流线纹理(折叠锻打形成的天然花纹)与内部的记忆合金芯铁走向协调,仿佛树木的年轮,自然流畅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渗碳效应(意外之喜): 在高温锻打过程中,高碳钢皮铁中的碳元素会有微量向低碳(或非碳)的记忆合金芯铁扩散。虽然扩散层极薄,但可能在界面处形成一层过渡区域,进一步增强了结合强度,并可能略微提升芯铁表层的硬度。这微妙的冶金反应,被林凡的磁力感知隐约捕捉到,令他惊喜不已。
整个锻打过程,是对力量、耐心和感知的极致考验。汗水浸透全身,火星烫伤皮肤,林凡浑然不觉。他的全部心神,都沉浸在那红热的金属中,感受着两种材料在千锤百炼下,从物理结合到初步产生冶金反应的奇妙过程。
当日头偏西,林凡终于完成了包钢剑坯的全部锻打工作。一柄闪烁着暗红与银灰交织光泽、线条流畅、隐隐透出强大力量感的复合剑坯,静静躺在铁砧上。它比“荒牙”略长,剑脊线条更加挺拔,虽然尚未经过淬火打磨,但已能感受到其内部蕴含的磅礴潜力与独特灵性。
林凡疲惫欲死,却精神亢奋。他小心地将炽热的剑坯插入预先准备好的、温暖的干燥草木灰中,进行极缓慢的坑冷退火,以消除锻打产生的巨大内应力,稳定内部组织。
望着那堆埋藏着希望的灰烬,林凡长长舒了一口气。最关键的一步,完成了。记忆合金为心,高碳钢为皮,采用最经典的包钢之法,成功锻造出了这柄新剑的剑芯。这不仅是材料的叠加,更是理念的革新。这柄剑,从诞生之初,就拥有了“自我修复”的种子和无限成长的可能。
接下来的淬火、回火、打磨、装具,固然重要,但决定其本质的“骨”与“魂”,已在这千锤百炼的包钢过程中奠定。
“核心已成,只待最后的蜕变,赋予其锋芒与生命。”林凡拭去额头的汗水,眼中充满了期待。他知道,当这柄剑真正出世之时,必将石破天惊,成为他未来征程中最可靠的伙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