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见闻色的拓展

晨雾如纱,海平面与天空的交界处泛着鱼肚白。林凡盘膝坐在面东的礁石上,双目微阖,呼吸绵长,与潮汐的涨落保持着某种奇妙的同步。胸口的痂痕已转为暗红,左臂的夹板仍未卸下,但气血的流转已顺畅许多,虚弱感正被日渐充盈的力量感所取代。

过去数日,他将大部分精力投注于对武装色霸气“流动”特性的初步掌握上,取得了微小却坚实的进展。然而,他深知,真正的强者,攻防须得一体,感知与力量同等重要。那在生死关头惊鸿一瞥的“心眼”——见闻色霸气,其战略价值,甚至可能更在攻伐犀利的武装色之上。

工科生的思维让他习惯于系统化推进。既然武装色的精细操控已找到方向,那么,系统性地拓展和深化见闻色的修炼,便顺理成章地提上了日程。与需要强烈意志驱动、消耗巨大的武装色不同,见闻色更侧重于精神的宁静、感知的敏锐与范围的扩张,这与他目前仍需静养的身体状态颇为契合。

他调整坐姿,将心神彻底沉静下来,不再刻意引导能量,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“倾听”二字上。倾听风的声音,倾听海的呼吸,倾听脚下岩石亘古的脉搏,倾听……这片天地间,所有生命散发出的无形“波动”。

初始时,感知如涟漪,以自身为中心,缓缓扩散。十米范围内,沙砾的滚动、藤蔓上露珠的滴落、岩缝中小虫的蠕动……这些往日被忽略的细微动静,此刻在高度集中的心神下,变得清晰无比。但这仍是“放大感官”,并未超越常理。

林凡不急不躁,意念如同调整收音机的频率旋钮,缓缓“调谐”。他回忆着与狮鹫对决时,那种超越五感、直接捕捉能量流动和生命磁场的感觉。他不再仅仅依赖听觉、触觉,而是尝试将自身的磁力感知场与那种玄妙的直觉感应相结合。

磁力场提供“骨架”和“坐标”,如同雷达的扫描波;而见闻色则赋予这骨架“血肉”与“色彩”,解读扫描到的信息中蕴含的更深层意义——生命的强度、情绪的波动、甚至……意图的萌芽。

渐渐地,感知的边界开始模糊,继而扩张。

二十米、三十米……五十米!

如同镜头焦距拉远,原本清晰的近景略显模糊,但更广阔的画卷在“心湖”中展开。他“看”到了百米外那片灌木丛中,一只林羊正警惕地竖起耳朵,其生命磁场如同跳动的烛火,散发着“警觉”与“不安”的情绪波动;他“听”到了更远处礁石后,几只海鸟为争夺巢穴的鸣叫,它们的磁场交织碰撞,传递出“愤怒”与“驱逐”的意念。

这种感知,并非具体的图像或声音,而是一种立体的、充满信息素的“场域模型”。每个生命体都是一个或明或暗、或强或弱的光点(磁场源),光点的亮度、颜色、波动频率,乃至与其他光点的互动方式,都揭示着其状态与情绪。

百米范围,已成!

范围的扩张只是基础,林凡追求的是精度与深度。他开始专注于解析单个目标。

他锁定百米外那只林羊。起初,只能模糊感到它的“存在”和“警觉”。他屏息凝神,将感知力如探针般,轻柔地“触碰”过去,不再带有任何侵略性,只是纯粹的“观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