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 通往大海的船

辅助设施: 已建成的船台滑道、起重滑轮组(磁力驱动)。

资源充沛,基础牢固。

基于现有材料、自身能力(磁力辅助)和单人航行的需求,林凡最终确定了船只的最终设计方案:

船型: 单桅纵帆船。船体修长,长约12米,宽约3米,吃水较深,稳定性与速度兼顾,操控相对简单,适合远洋航行。

结构创新:

龙骨强化: 铁力木龙骨内部,预设中空槽,必要时可灌注磁化铁砂,由林凡直接磁力操控,在风暴中动态调整船体重心,极大增强抗风浪能力。

船壳叠层: 采用双层船壳设计,外层柚木防水,内层橡木缓冲,夹层填充防水树脂与干燥海藻,既增加浮力,又提供额外防护。

可收放稳向板: 船底设计可升降的钢质稳向板(鳍板),在需要高机动性或应对侧风时放下,增加稳定性;在浅水区或需要提速时收起。

动力系统:

主帆+三角帆: 提供主要风力驱动。

磁力辅助推进器(应急): 在船尾水下暗藏一个可伸缩的小型螺旋桨,由林凡磁力驱动,在无风或需要紧急规避时提供额外动力。(此为秘密底牌)

功能分区:

密封舱室: 船首设置水密储物舱,存放食物、淡水、工具。

核心驾驶区: 中部设有简易舵柄、帆索操控装置,以及仪器存放处。

休息与工作舱: 船尾搭建一个低矮的防水棚屋,供休息、修炼和维修工具。

这艘船,被林凡命名为“启明号”,寓意着脱离孤岛黑暗、驶向光明未来的第一缕曙光。

蓝图既定,林凡制定了周密严谨的施工流程:

第一阶段:龙骨铺设与肋骨框架搭建(约15日)。 这是船的骨架,精度要求最高,需利用磁力吊装精准定位。

第二阶段:船壳板拼接与密封(约20日)。 将加工好的木板依次拼接固定在肋骨上,缝隙用混合了树脂和纤维的腻子填塞,确保水密性。

第三阶段:甲板铺设与上层建筑(约10日)。 安装甲板、舵柄、桅杆基座,搭建尾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