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 风雨同行

风雨中,铁柱带着救援队艰难地向纪念馆前进。狂风几乎要将人掀翻,雨水打得人睁不开眼。沿途随处可见被吹断的竹枝和破损的建筑材料。

终于赶到纪念馆时,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——屋顶已经被部分掀开,雨水如瀑布般倾泻而入。杨师傅正蜷缩在一个角落里,用身体护着一个木箱。

“杨师傅!”铁柱大声呼喊。 老人抬起头,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:“铁柱?你怎么来了!快回去,这里危险!” “要回一起回!”铁柱猫着腰冲过去,“这是什么宝贝,值得您冒生命危险?”

杨师傅紧紧抱着木箱:“这是老王最后一件作品,还没完成的...他说要送给小宝的生日礼物...”老人的声音在风雨中颤抖,“我不能让雨水毁了它...”

铁柱的心猛地一颤。他没想到老师傅如此珍视的,竟是一件要送给自己儿子的未完成作品。

就在这时,一根横梁发出可怕的断裂声。铁柱眼疾手快,一把拉起杨师傅向外冲去。刚冲出大门,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——横梁砸落在他们刚才所在的位置。

安全返回指挥中心后,杨师傅仍紧紧抱着那个木箱。铁柱递过干毛巾,轻声问:“能让我看看吗?” 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箱。里面是一件精致的木雕,雕刻着祖孙三代匠人的形象,虽然还未完成,但已经栩栩如生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老王说,要雕出传承的意思。”杨师傅喃喃道,“他说手艺要一代代传下去,就像竹子一样,老竹扶新竹...”

铁柱眼眶湿润。他想起王师傅生前常说的话:“手艺人有三件宝——好手艺、好徒弟、好名声。”此刻,他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分量。

台风过后,匠人村满目疮痍。竹海倒伏大片,多处建筑受损,工坊内积水严重。然而,令人欣慰的是,无一人重伤,重要作品和工具都保全完好。

重建工作立即展开。让铁柱感动的是,不仅全村人齐心协力,连周边村民和联盟企业都主动前来支援。

“赵总,我们带了人和物资来帮忙!”一位联盟企业的代表握着铁柱的手说,“匠人村不只是你们的,也是整个传统工艺行业的标杆。”

最让人动容的是,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匠人们自发组织起来,通过网络发起“守护匠人村”募捐活动。短短三天,就筹集到大量重建资金。

在重建过程中,铁柱注意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。曾经对数字化持保留态度的老匠人们,开始主动学习使用新技术。杨师傅甚至请李教他如何用数字设备记录和保存工艺技巧。

“经过这次台风,我明白了。”杨师傅感慨道,“老办法很重要,但新办法也不能少。就像盖房子,既要有老根基,也要用新材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