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星辉不灭,征程再启

他顿了顿,指向第二个词——“文明守护”。“这份责任,不该也不能只由我们匠人集团独自承担。”铁柱语气坚定,“我们要将‘星尘’产业化带来的红利,更多地投入到教育、人才培养和全球性的科技伦理建设中。”

“启动‘曙光计划’,”他宣布,“在全球范围内,设立奖学金,资助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;与顶尖大学共建实验室,推动跨学科交流;定期举办全球科技伦理峰会,邀请各界精英共同探讨科技发展的边界与规则。”

王胖子这次没有质疑,他用力点头:“这个我赞成!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!咱们赚了钱,就得干点对社会、对将来有意义的事!”

最后,铁柱的手指落在“薪火相传”上。“技术会迭代,产品会更新,但匠心精神和责任担当,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。”他的目光变得温和而深远,“我决定,设立‘匠人传承基金’,不仅支持内部员工的技术创新和职业发展,更要面向社会,挖掘和培养那些拥有匠心、坚守诚信的潜在创业者和工程师。我们要让‘匠人’二字,成为一种精神符号,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名称。”

新的蓝图,在铁柱的勾勒和团队的完善下,逐渐清晰。匠人集团这艘巨轮,在经历了惊涛骇浪之后,调整航向,向着更加深远、也更具使命感的海域,再次扬帆起航!

数月后,“前沿理论研究所”在绝密的山区基地挂牌成立。 来自全球各地的、经过严格筛选的顶尖科学家汇聚于此,在绝对安全和资源充沛的环境下,开始了对“星尘”本质及更深层物理规律的探索。李哲和严教授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,充满了探索的激情。

“曙光计划”也迅速落地生根。 首批获得资助的百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学子,进入了与匠人集团合作的顶级实验室;第一届全球科技伦理峰会筹备工作紧锣密鼓,议题草案引发了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广泛热议。

而“匠人传承基金”则如同星星之火, 已经开始在民间点燃一个个微小的创新火焰。一个坚持用古法工艺改良现代轴承的老师傅,一个致力于用生物技术解决塑料污染的年轻海归团队……都成为了基金的首批支持对象。匠人的精神,正在以另一种方式,悄然蔓延。

小主,

一切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。

然而,铁柱心中那份对未知的警惕,从未放松。他时常会独自一人,来到存放“涟漪”合金和第一块“星尘”样品的密室。那块古老的金属,自孤岛归来后,便彻底恢复了冰冷与沉寂,仿佛之前那奇异的温热只是一场幻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