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2章 再度出使

而刘备很快便从王恬处得知了其此行的目的,张硕希望与蜀国签订互不侵犯的条约,并将其有效期延长至五年。

此外,王恬表明,他们不仅找了蜀国,还找了姜齐、曹魏、金齐、鲁国、刘宋、仲国、金国。在这些国家中,仅有曹魏、姜齐与乾国接壤。

小主,

面对乾国的请求,刘备并未直接回应,而是以当初响应乾国共同讨伐田齐之事为理由,请求乾国为蜀国声讨刘宋。

王恬对此,自是难以作出回应,仅言会禀报张硕,同时期望刘备能审慎考量,与乾国修好,以绝后顾之忧。

对于王恬的答复,刘备了然于心,其此举无非是权宜之计,旨在拖延时间,以便聆听诸葛亮的见解。现今蜀国虽人才辈出,但刘备对诸葛亮却是青睐有加。

而诸葛亮也的确未负刘备所望,依据已知的情报,以及麾下玩家的禀报,即刻洞悉了乾国的下一步棋是在海上。

诸葛亮当即建议刘备应允与乾国缔结盟约,其缘由有二:

其一,倭国拥有四州之地,即便他们再孱弱,诸葛亮亦不认为乾国能以不足六郡之地,在短短五年内吞并对方,况且要想将对方转化为战力,仅仅攻克下来是远远不够的。

依诸葛亮之见,乾国此举最大的可能是打算转战海外,如同炎国一般,退出神州大地的角逐。

其二,乾国此次欲与周边邻国尽数签署协议,显然是表明了远征倭国的决心,倘若有哪个国家拒绝,皆有可能成为乾国的攻击目标。

假使蜀国拒绝签署协议,那么乾国下一步就极有可能与刘宋联手,围剿蜀国。

对于诸葛亮的想法,刘备深感认同,但他并未即刻给乾国回复,而是在议政殿中,与数位亲信大臣,再度进行了一番商议。

不过结果并未有丝毫改变,对于乾国能在五年之内攻克倭国,并将其转化为自身战力之事,无人认可,甚至有不少人对此不屑一顾。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