遵守联盟章程:各国需严格遵守《大中华联盟盟约》,不得擅自发动战争;若与他国产生争端,需先提交理事会调解,未经调解不得开战;需配合联盟的货币结算体系,外贸交易必须以永乐新币结算。
承担联盟费用:各国需根据本国经济规模,按比例向联盟缴纳 “联盟基金”,用于联合军队建设、万国学堂运营、基础设施修建(如跨国驿道、港口);大明作为盟主,承担基金总额的四成,其余由各国分摊。
共享情报资源:各国需向联盟情报委员会报备本国的边境动态、外贸数据、外敌情报;若发现西洋殖民者、海盗等威胁,需第一时间通报理事会,共同制定应对策略。
推广文化交流:各国需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,鼓励汉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交融;大明将向各国派遣文化使者,传授农耕、纺织、冶铁等技术,各国也需向大明派遣使者,传播本国的艺术、宗教,促进文化共生。
胡濙宣读完盟约,各国君主、代表依次上前,在盟约上签字盖章。朝鲜国王李芳远第一个提笔,他握着朱棣赐予的玉笔,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:“朝鲜愿与大明共守盟约,永不背弃!” 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持虽仍有顾虑,但在看到大明承诺助其剿灭倭寇、建立金融体系后,也咬牙签下了名字;安南国王黎利与占城国王巴的吏并肩上前,两人在盟约上签字后,还当众握手 —— 这是两国多年来因土地争端首次和解,广场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。
仪式过半,朱棣亲手为联盟理事会的各国理事颁发 “联盟金印”—— 金印以永乐新币的样式为底,刻有各国国名与 “大中华联盟理事” 字样,象征着各国在联盟中的合法地位。当他将金印递给印度天顺朝的代表时,特意叮嘱:“天顺朝虽为大明藩属,却也是华夏血脉,望你等在联盟中积极建言,为印度百姓谋福祉。” 代表感动得热泪盈眶,连连叩谢。
大典的最后,朱棣宣布成立联盟三大机构:
小主,
联盟理事会:设于北京,由大明皇帝担任盟主,各国理事轮流担任副盟主,负责统筹联盟事务;
联盟军事委员会:设于南京,由大明兵部尚书兼任委员长,各国军事将领担任委员,负责协调联合军队、抵御外敌;
联盟金融委员会:设于苏州,由大明户部尚书兼任委员长,各国财政官员担任委员,负责管理永乐新币流通、制定汇率、发放政策贷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