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:于秀凝的战意!

姜思安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,轻轻的点头。

明楼追问:“可是,为什么要这么的莫名其妙?”

为什么?

“上级,应该更看好东北战局。”

“更?”

“明楼同志,上级布局,一直是着眼于未来,你可以复盘一下所知道的上级的所有布局,当时尽管有些落子莫名其妙,可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后,这落下的闲子,却是至关重要的杀招!”

姜思安用一种近乎于崇敬的口吻说:

“一些人只是认为上级的布局能力高超,却根本没有想过另一个可能:

他的战略眼光,更高!”

更高?

明楼打心底里赞同——他就是亲历者,就是曾经落下的一枚闲棋,可现在却是“士”上边的卒子。

过了河的卒子身不由己,可摸到了士上边的卒子,那可不比“车”差!

姜思安强忍着内心的激荡。

当他加入组织的时候,他遥望远方,能看到的只有一条被浓雾所遮蔽的路,无数人跟他一样坚信穿过浓雾,终究能看到光明。

但现在,这条路上的浓雾,已经散去很多很多了,他们比以往更加的坚信——而此时此刻,有人用力的扒开依然还存在的浓雾,微笑着告诉他们:

雾,快没了!

此时的明楼也彻底明白了姜思安的潜意思,甚至替他说出了姜思安不好说出来的话:

“东北战局落下帷幕后,有些事必须要遮掩、只能遮掩——所以,你就被安排过来了对吧?”

“陈明,是一道考试题对吗?”

为什么会是姜思安?

因为曾经的姜思安,化名冈本平次隐藏在日本的权力层中!

而那时候的姜思安,几乎是张安平手把手教出来的——张安平的真正的衣钵的继承人!

只有他,才能完美的契合张安平的思路频率!

明楼难道不行吗?

明楼自身的能力,自然是值得肯定的,但他跟张安平一直是战友的关系,而姜思安,是弟子、是学生,且姜思安在卧底期间,是接受张安平悉心教导的——张安平现在用到的很多“内斗”策略,站在姜思安的角度,每一步都能看到上海时期他纵横日本人之间的影子!

这才是关键!

只有如此,才能默契,才能让东北保密局的收尾,达到张安平满意的程度。

这时候自然就有人要问了——张安平难道不能自己布置吗?

能,但做不到事无巨细!

因为他的身份,注定他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,很多时候,他可能因为种种缘故,下达一道类似“以贪污之名”抓捕陈明的命令。

命令,肯定会被执行,可执行的方式,真的是张安平属意的方式吗?

这就未必了!

而让姜思安负责,正好弥补了这个短板!

意识到这点后,明楼不由萌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:

抗战爆发之前,让姜思安化名冈本平次去日本人中卧底,他,难道就有这样的想法了?

不可能!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没有人可以看这么远!

当时的情况,谁能看那么远啊!

姜思安也有这样的猜想,但也跟明楼一样,他也认为不可能——人,怎么可能看这么远?

两人几乎是同时恢复了平静,对视一眼,似乎都看到了对方刚才的惊人想法,不由相视一笑后,明楼反问:

“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可能——万一是你答错了这道题呢?”

“那……就让上级失望了。”姜思安莫名的有些挫败,似是看到了那个人失望的神色——过去,他不甚在意,甚至还需要揣摩对方的心理,可现在一想到让那人失望,他就莫名的挫败。

旋即又振作起来:“但这就是我的答案,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。”

“心态不错。”明楼赞赏的看了眼姜思安:“放心去做吧,这道题的答案,我相信他亲手教出来的你,不会写出一个让他不满意的答案。”

姜思安用力的点头。

……

于秀凝的目光透过车窗的玻璃,平静的看着沈阳的一切,大到各个建筑,小到那个小乞丐麻木又绝望的神色。

沈阳,还是车水马龙,还是烟火人间,嗅不到硝烟的味道。

可谁又能想到,此时的共军,却已经控制了陆路交通,只不过正常百姓的出行并不受影响——唯一影响的是军械军资的流通。

如果没有保密局的渠道,甚至更不会想到此时的共军,在东北的大地上,正掀起名为“夏季攻势”的军事行动,而他们剑指的方向,则是东北的各个中小城市。

可沈阳,依然还是车水马龙、烟火人间!

【太快了,不到一年的时间,如果从抗战结束算,也不到两年的时间。】

【难怪……难怪啊!】

于秀凝收回目光后,茫然之色却充斥着双目。

自己信仰的他,却走着和自己截然不同的道路——他,应该是实质性的放弃了她吧?

有时候于秀凝也非常的不忿,那么多的同学都被你选中了,我,你为什么却没有选中?是你觉得我从一开始,就跟你不会是一条路吗?

汽车突然一个急刹,将于秀凝从沉浸中唤出。

司机骂骂咧咧的探出脑袋:

“你他吗找死也不看看车牌?这车牌你特么不认识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