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智在刘禅登基以来就担任御史中丞,到现在也一直都是御史中丞,负责纠察百官。
刘禅的麾下清廉异常,甚至比历史上以清廉着称的蜀汉政权还要清廉许多,上有所行,下必所效,历史上的蜀汉清廉,是因为有诸葛亮做榜样,如今的刘禅,这个榜样可比诸葛亮还要高尚不少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不过这其中,也还是有穆智的功劳的,穆智心中一根筋,凡是不跟着刘禅思想走的人,在他心中都是罪大恶极。
诸葛亮也知道,官员们清廉都是因为刘禅,却偏偏在这时候打趣一下穆智。
此时穆智也在刘禅身后,鹰犬,猎狗之类的词汇在这个时代不是贬义,听到诸葛亮把吏治清廉的功劳算在自己头上,穆智赶紧谦虚的笑笑,说道,
“丞相过奖了,官员们不会贪墨,都是陛下圣心感召,与我可没有什么关系。”
刘禅听了大笑,臣子清廉,最重要的功劳当然是她的,但穆智兢兢业业的工作,她也是看在眼里的。
当年穆智因为兄长穆顺被曹操所杀,只能流落荆州投靠刘禅,当时他只是二十多岁的青年,而如今十多年时间转瞬即逝,他也已经三十多岁了。
诸葛亮笑着说,
“这次陛下的万寿节,穆智也是出了大钱的。”
这次刘禅万寿节,长安城里就花了五千万钱,可不是诸葛亮一个人能出的起的,他又不肯让刘禅自己出钱,但当他把这件事对大臣们一说,大臣们顿时都兴高采烈,跃跃欲试。
大部分长安的官员,都捐出了自己一年的俸禄,能给刘禅过一个生日,还不让她自己出钱,官员们每个人都是高兴不已。他们的陛下,对他们好到极点,却从不向他们索取什么,只要他们忠于职守就行。
对于很多君子来说,忠于职守本来就是他们的本分,实在不算为刘禅付出了什么。想为刘禅赴汤蹈火,万死不辞,可是刘禅百战百胜,他们连赴汤蹈火都不用。
这只是普通官员,而诸葛亮,关羽,张飞,法正,赵云,黄权等人,包括穆智在内,都捐出了两年的俸禄。若是他们这些人,也只捐出一年俸禄,哪能让刘禅的生日如此热闹。
听到诸葛亮这么说,穆智赶紧笑着叫停了诸葛亮,
“陛下是天下之母,也是官员们之母,官员们为陛下操办万寿节,是人臣本分。
丞相不宜向陛下阐明谁付钱多,谁付钱少,否则的话,就开了大臣们用钱财来谄媚陛下的口子了。
无论谁捐钱多少,丞相都宜即可忘记。”
诸葛亮听了后,大加赞赏道,
“此言有理,倒是我疏忽了。
陛下有你这样的心腹大臣,何愁天下不兴盛。”
穆智赶紧说道,
“丞相运筹帷幄,辅佐陛下成就大事,天下之人,莫不称赞。”
刘禅和一群大臣听着他们商业互吹,都露出了笑容。
十常侍和孙鲁班也跟在刘禅身边,莺莺燕燕,笑得特别开心,刘禅的生日这么热闹,她们自然开心。
热闹了一整天后,刘禅才带着孙鲁班和十常侍回宫。
坐下来后,刘禅和孙鲁班倒了点酒,坐着对酌,春梅站在刘禅身后给她揉肩,刘禅笑着说,
“今天我生日,大家都坐下来喝点。”
等十常侍全部坐下后,刘禅笑着说道,
“说说吧,你们给诸葛丞相交了多少钱?”
她知道,诸葛亮给她办生日会,搞得这么热闹,十常侍肯定都出了大钱,她们不出钱,诸葛亮没那么多钱。
十常侍的收入不如诸葛亮,关羽等重臣那么高,但是她们比诸葛亮和关羽等人可有钱多了。
诸葛亮,关羽等人,一年收入绝大部分都用掉了,他们都是朝中大臣,要养活一大家子,家里有各种仆役,这些都是要花钱的,每年的俸禄,能存下个五分之一就不错了。而十常侍就不同了,虽然她们的俸禄三千石是九卿级别的,比起诸葛亮他们要低,虽然她们在长安也买了宅子,但是平时她们很少或者说从来不住在宅子里,皇宫才是她们的家,她们一年到头除了十个人之间打牌,基本上用不了多少钱,除了小部分用来资助父母和老家的亲戚,大部分都存下来了,个个都富得流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