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委占了县委的一层楼,除了纪委副书记有单独的办公用房,一个科室基本上就一间房子,办公条件确实不怎么好,太拥挤。多数县的纪委单独办公了,要么新盖了办公楼,要么把原来合并单位的房子腾出来给纪委。比如原来的计生委,老警局等。
科室里多是一个人值班,有几个科室房门紧锁,一个人都没有,据说是全部出去找线索了。
“办公室有点紧张了。”林恒说。
“这个办公楼是十年前启用的,当时的纪委就分到了这一层楼,这两年,纪委业务多了,人也多了,办公就紧张了。”
“没有考虑搬出去,弄一个小院,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区域?”
“这要您操心了。”
“以前说过这个问题没有?”
“说过,农机局有一个院子,农机管理调整以后,和农业农村局合署办公,当时说把那个院子给纪委办公,后来却成了一个私人酒店。”肖明生笑着说。
看来以前的县委政府对纪委工作不很重视。
“单位里那么多借调人员,为何不正儿八经的招一批进来,解决了他们的编制,干活也积极了。”
“说过,但是一拖再拖,一直拖到现在。”
“我看了报表,这几个单位除了主任副主任,其他人员基本是借调来的,这样不利于工作。有短期行为,正式编制的人不干活,干活的是其他单位借调来的,会有应付思想。”
“是这样,现在是逢进必考,要县委统一部署,市纪委备案批复,组织部人社局编办参与才能启动。”
“小朱这人怎么样?”林恒突然问道。
肖明生愣了一下,说道:“可以啊,在委里干了几年,一直跟着纪委书记,人很精明,踏实肯干。”
“他一直是借调?”
“刚来的时候没有编制,后来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弄了个教师编,人一直在纪委。”
“没有编制,靠县里每月一千多块钱,年轻人不够花啊!”
“他不在乎工资。他是吕奇功的外甥,家里有钱。”
“吕奇功是谁?”
“武康的大老板,家里有几个厂,是县政协常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