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章 海舆秘录

海风吹起徐衍的花白鬓发,他的目光越过波涛,仿佛看到了那个隐藏在文字与传说之间的真实世界——一个需要守护的、活着的世界。

“地理不是死记硬背的山川河流,阿明。它是大地的血脉,海洋的呼吸。我们的责任是读懂它,守护它,直到永远。”

海浪轻拍着礁石,溅起的飞沫在月光下如碎银般闪烁。徐衍站在岸边的小屋里,望着桌上摊开的三卷手稿,眉头紧锁。

十年过去了,地海之眼的能量仍在缓慢衰减。他按照海舆族留下的方法维护平衡,却总觉得力不从心,仿佛还有什么关键信息被遗漏了。

“先生,陈学士到了。”阿明推门而入,身后跟着一位清瘦的中年人。

陈学士拱手行礼:“徐先生深夜相召,所为何事?”

徐衍示意他近前:“我反复研读海舆族留下的经文,发现我们可能误解了最重要的一点。”他指向手稿中的一段符号,“这并非指‘星位’,而是指‘心位’——不是星辰的位置,而是人心的位置。”

陈学士俯身细看,面色逐渐凝重:“这么说来,地海之眼的平衡不仅依赖天地运行,还与人心向背有关?”

“正是。”徐衍叹息,“海舆族留下的警告中‘若失败,海陆将变’,我们现在看到的不过是海平面微微上升,气候略变异常。但我担心...”

话未说完,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,接着是人们的惊呼。三人冲出屋子,只见海面上波涛汹涌,一道奇异的光柱从海底直射天际。

“是地海之眼的方向!”阿明惊呼。

更令人震惊的是,光柱中隐约可见一座山的轮廓——那正是传说中的琅邪台,本该淹没在海中的神秘之地,此刻竟短暂地显形于世间。

第二天,消息传开:各地同时出现异常现象,岷江水一夜之间改了道,浙江源头三天子都山地区发生轻微地震,而原本记载中“位于大海之中”的韩雁岛,竟然与大陆连接了起来。

徐衍面色苍白:“平衡正在失控。地海之眼不是衰减,而是在重组——按照人心所向重组。”

“人心所向?”陈学士不解。

“海舆族认为地理与人心相通。如今世道,权欲横行,贪婪无度,地海之眼感应到了这一切。”徐衍展开一幅地图,“看,这些异常出现的地点,正是《海舆志》中记载的关键节点。”

就在这时,一名信使匆匆送来急件:朝廷得知地理异象,认为是徐衍当年修订《海舆志》时隐瞒真相所致,已派人前来捉拿他。

阿明急切道:“先生,我们得赶快离开!”

徐衍却异常平静:“不,这正是我等待的时刻。海舆族守护的秘密不该再隐藏下去。是时候让世人知道真相了。”

他转向陈学士:“你还记得始鸠岩壁上的那句刻文吗?‘三江同源而异流,归海之处藏天门’?我原以为这是比喻地脉能量,但现在明白了——‘天门’不是地方,而是时机。当三江再次同源之时,就是地海之眼完全开启的时刻。”

陈学士震惊:“可是三江早已不同源了!”

“会再次同源的。”徐衍指向窗外,“看岷江的新河道,它正在向古河道回归。”

在随后的日子里,徐衍没有逃避朝廷的追捕,而是主动联系了各地学者,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。起初无人相信,但随着地理异象越发频繁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理论。

令人意外的是,黑潮帮的残部也找到了徐衍。当年的海盗头目之子带来了一件关键物品——从地海之眼震飞时带走的一块水晶。

小主,

“父亲临终前说,这物品必须归还。”年轻人语气诚恳,“他说当年贪婪蒙蔽了双眼,现在海洋的愤怒让渔民无法生存,我们才明白平衡的重要。”

徐衍接过水晶,发现其中蕴含着海舆族留下的最后信息:当地海之眼重组时,唯有集齐三块“心石”,在“三江同源处”重设平衡。而这三块心石,分别藏在琅邪台、韩雁和始鸠。

此时朝廷兵马已到村外,阿明急忙道:“先生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!”

徐衍却微微一笑:“还记得海舆族的箴言吗?‘地理非死物,人心即地心’。追兵也是人,也有心。”

他出乎意料地走向官兵队伍。领兵的将军正要下令捉拿,徐衍却躬身行礼:“将军可曾见过家乡河水倒流?可曾见过海边村落被淹?”

将军愣住,这些问题触动了他内心的忧虑。

徐衍继续道:“我不是您的敌人,地理异变才是。我知道解决方法,但需要您的帮助。”

令人惊讶的是,经过一番长谈,将军竟然被说服了,同意暂缓捉拿,并将情况奏报朝廷。

于是,一场前所未有的探险开始了。在官兵“护送”下,徐衍带领团队重返各个神秘节点。每处地方都因地理变动而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真容。

在琅邪台,他们发现了第一块心石——感应“地之心”的黑色晶石。

在韩雁,找到了第二块心石——代表“海之心”的蓝色晶石。

但在始鸠,第三块“天之心”白色晶石却不见踪影。

时间紧迫,地海之眼的能量越来越不稳定,全球气候异常已引发恐慌。

徐衍夜观星象,突然醒悟:“三心石必须由三种不同心性的人同时安置!海舆族的经文不是说过吗?‘天地人三心合一’!”

他选择了一位坚信科学的陈学士代表“天心”,选择悔过自新的海盗之子代表“地心”,自己代表“人心”,三人各持一块心石——而那失踪的第三块心石,其实一直藏在徐衍当年从海舆族遗址带回来的印章中。

当他们赶到三江重新汇聚之处时,被眼前的景象震撼:岷江三条支流确实回归古河道,在此形成巨大的漩涡,漩涡中心正是地海之眼能量的投影。

朝廷大军也赶到现场,但被将军阻拦:“让他们完成使命!这是为了天下苍生!”

三人心意相通,同时将心石投入漩涡。刹那间,光芒四射,整个天地仿佛静止了一般。然后,海水缓缓退去,异常的气候逐渐平复,大地恢复了平静。

地海之眼没有消失,而是化为一道永恒的光桥,连接着天与地,海与陆,象征着平衡与连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