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5章 一决高下

曹操得知黄盖攻克南皮城的消息后,心中大喜。他立即召集麾下的将士,说道:“如今黄盖已经攻克南皮城,切断了袁绍的退路,袁绍已是瓮中之鳖。传令下去,全军将士即刻出发,攻打邺城,务必一举攻克邺城,消灭袁绍!”

“遵命!” 麾下的将士们齐声应道,士气高涨。

曹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邺城进发,一路上势如破竹,很快就抵达了邺城之下。袁绍得知曹操率领大军前来攻打邺城,心中彻底绝望。他深知自己已经无力抵抗曹操的大军,只得率领城中的残部开城投降。

曹操率领大军进入邺城,安抚城中的百姓,同时派人将袁绍及其麾下的谋士将领软禁起来。至此,冀州彻底被曹操平定,曹操统一北方的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
然而,曹操深知,这只是他统一大业的开始。孙坚在青州的势力越来越强大,刘备在荆州也在不断发展壮大,天下三分的格局已经初现端倪。曹操站在邺城的城楼上,目光望向远方,心中暗暗发誓,一定要消灭孙坚和刘备,统一全国,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。

而在江东的吴郡,孙坚得知曹操平定冀州的消息后,心中不禁感慨万千。他深知曹操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强大,自己与曹操之间的矛盾迟早会爆发。孙坚立即召集麾下的文武百官,商议发展江东势力之事。他决定派遣大军攻占荆州的江夏郡,扩大江东的势力范围,为日后与曹操争夺天下奠定基础。

孙坚在吴郡议事厅中,手指重重敲在案几上的舆图上,江夏郡的位置被红墨圈出,清晰醒目。帐下文武皆是江东栋梁,程普手持佩剑立于左侧,黄盖刚从南皮归来,铠甲上还沾着些许征尘,此刻正凝神听着主公的部署。

“公覆刚破南皮,威名远扬,此次江夏之战,仍需你我二人同心协力。” 孙坚的目光扫过众人,最终落在黄盖身上,“江夏地处荆州东部,扼守长江水道,若能拿下此地,我江东水师便可顺江而上,北可牵制曹操,西可窥探荆州腹地,此乃重中之重。”

黄盖抱拳应道:“主公放心,末将愿为江东赴汤蹈火,定将江夏收入囊中!”

程普上前一步,补充道:“主公,江夏太守黄祖素有威名,麾下将士多是荆州精锐,且江夏城防坚固,易守难攻,我军不可贸然行事。依末将之见,当分兵两路,一路由陆路佯攻,吸引黄祖主力,另一路则由水师趁夜顺江而下,突袭江夏水门,方可一举破城。”

孙坚点头称是,当即下令:程普率领三万步兵,从陆路进攻江夏外围城池,营造强攻之势;黄盖率领五万水师,乘坐三百艘楼船,暗藏精兵,待陆路战事胶着时,突袭江夏水门;自己则亲率两万骑兵,坐镇后方,随时准备支援两路大军。

命令下达后,江东大军迅速行动起来。程普率领的步兵一路向西,沿途攻克了江夏外围的几个小城池,直逼江夏主城。黄祖得知江东大军来犯,果然亲率四万大军驻守江夏城外的营寨,与程普的军队对峙起来。两军在城外展开数次激战,程普身先士卒,手持长枪斩杀数十名荆州士兵,江东士兵士气大振,但黄祖的军队凭借有利地形,顽强抵抗,双方陷入僵持。

与此同时,黄盖率领的水师正趁着夜色,悄悄向江夏水门进发。江面上风平浪静,只有楼船划过水面的细微声响。黄盖站在旗舰的船头,目光锐利地盯着前方的江夏城轮廓,手中紧握大刀,神情严肃。他深知,此次突袭能否成功,直接关系到江夏之战的胜负,容不得半点差错。

“将军,前方就是江夏水门了,守军似乎没有察觉我们的到来。” 一名副将轻声禀报。

黄盖微微点头,低声下令:“传令下去,所有船只放慢速度,靠近水门后,立即放下登城梯,精锐士兵率先登城,控制水门守军,打开城门,迎接后续大军入城!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副将领命而去,很快,三百艘楼船缓缓靠近江夏水门。水门处的守军正昏昏欲睡,他们以为有黄祖的大军在城外驻守,江东军队根本不可能从水路进攻,丝毫没有防备。当江东士兵突然从楼船上跃下,杀向守军时,守军顿时乱作一团,哭喊声、惨叫声此起彼伏。

黄盖亲自率领精锐士兵登上水门,手中大刀挥舞,斩杀数名守军将领。守军见主将被杀,更是无心抵抗,纷纷弃械投降。江东士兵很快控制了水门,打开了城门,黄盖率领水师大军涌入江夏城。

城内的荆州士兵得知水门被破,军心大乱。黄祖在城外得知消息后,大惊失色,连忙下令撤军回援。但程普早已料到黄祖会撤军,率军从后方追击,与黄盖的军队前后夹击。荆州军队腹背受敌,溃不成军,黄祖在乱军中被程普斩杀,江夏郡就此被江东大军攻克。

孙坚得知江夏大捷的消息后,大喜过望,亲自率领骑兵进入江夏城。他安抚城中百姓,减免赋税,稳定民心,同时下令整顿军队,巩固江夏的防御。江东占据江夏后,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,成为天下不可忽视的强大势力。

而在荆州襄阳,刘表得知江夏被孙坚攻占,黄祖战死的消息后,悲痛欲绝,同时也对江东势力的崛起感到深深的担忧。他立即召集麾下谋士蒯良、蒯越,将领蔡瑁等人,商议应对之策。

“孙坚小儿,竟敢觊觎我荆州之地,杀我大将,此仇不共戴天!” 刘表怒拍案几,脸色铁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