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六百六十三:归途

听说那高桓权已经出发,回国奔丧去了。

人们的悲喜并不相通。

窗外是长安城安稳的冬日景象,而辽东.......

凄冷的北风卷着残雪,刮过人脸如同刀割。

一支不算庞大的队伍停在了营州的驿站。

为首的正是面容憔悴、眼神里交织着悲愤与恐惧的高桓权。

回头望了望身后“唐”字旌旗。

那曾是他以为的护身符,如今却感觉像一道催命符。再往前,踏过那道界线,便是高句丽,是父王新丧之地,是盖苏文布下天罗地网之所。

荣留王薨逝的丧报已经发出,高句丽举国上下都知道,荣留王去世了。

不过如今宫中,新王还没有动静,高句丽的百姓也好奇。

旧王薨逝,新王不说灵前继位,这都好些天过去了,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。

新王到底是身在长安的世子高桓权,还是人在宫中的高恒。

又或者是,高恒年幼,王座会落在他的叔叔高宝藏身上。

诸多猜测,却是无人去想,权臣登位。

高桓权望着边境线另一方萧瑟的山峦,心头一片冰凉。

那些关于王位继承的流言,恐怕早已传遍大街小巷。

“世子,明日便要入境了。”朴满城低声提醒着。

不仅仅是高桓权心里害怕,朴满城心里更怕。

小主,

前路未知啊。

不过,荣留王去世,对于他朴满城来说,不见得是坏事。

如果荣留王在世,必然要清算他这个使臣。

可是现在他不在了,世子的背后有大唐支持,一旦回到王城继位,那自己便是新王的心腹之臣。

高桓权望着暮色中苍茫的故国方向,只觉得那一片白山黑水都化作了噬人的巨兽之口。他紧了紧身上厚重的裘皮,却依旧感觉不到一丝暖意。

“传令下去,明日一早,入境。”他的声音干涩沙哑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
回到驿站之中,守着火盆良久,身上才有了点暖意。

“或许王城内的百姓还在猜测。”

“猜是我,是高恒,还是高宝藏……”高桓权低声说着,声音里带着几分惨淡的笑意。

“他们怎么就不敢想一想,盖苏文既然敢弑君,又怎会甘心屈居人下?”

朴满城在一边烤着火,搓着手。

“臣觉得,如今盖苏文倒是不会这么做。”

“高句丽,还是有好些忠义之士的。”

“世子早归,也就少许多变数了。”

“更何况,臣倒是觉得,那长孙无忌的话,倒也不能全信。”

朴满城的话让高桓权猛地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微光:“什么意思?”

“王上的薨逝,只是听长孙无忌的话,他猜测是盖苏文从中动手,他又是如何得知的呢?”

“如果大唐的眼线,连这些消息都能打听的到的话,那大唐,实在是太恐怖了。”朴满城说道。

“那,意思是,父王的薨逝,也有可能不是盖苏文的手笔?”

朴满城认真思索。

“臣也只是猜测,眼下咱们看,王上在这个时候薨逝,谁能得利?”

“盖苏文明面上,不能篡位,他军政大权总览,不管是王上在世,又或者是换一个人做王,对他来说,好像,也没有什么变化,他依旧执掌军政大权。”

“可是,这时候,世子是应该在长安的。”

高桓权顺着朴满城的话继续去想。

对谁有好处呢?

自己在长安,在宫中的,是高恒,还有高宝藏。

对他们俩有好处!

毕竟,父王薨逝之前,只有他们两人守在寝殿。

他们......

高桓权想到了一个可能。

自己的世子之位本就不稳妥,加上父王病重在宫中养病,高恒暂理政务。

这个时候,不管是高恒还是高宝藏,生出了代替自己的心思,那实在是太容易得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