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章 原来最亮的星,是舍不得闭上的眼睛

她发现,每年春分,紫藤都会在叶片背面浮现出一些细小的符号,和女儿幼年时的涂鸦几乎一模一样。

“也许只是巧合吧。”林晚安慰自己,但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。

直到某日,狂风暴雨突袭了整个城市。

林晚冲进花园,想要抢救那些被风雨摧残的花草。

在搬动一盆紫藤时,她的指尖不小心被划破,一滴鲜血滴落在了紫藤的主茎上。

那一瞬间,整株紫藤都剧烈地震颤起来,仿佛一个沉睡的巨人突然苏醒。

叶片上的符号,开始疯狂地重组、排列,最终,汇聚成一句完整的话:

“妈妈,我学会写字了。”

林晚的大脑一片空白,她猛然醒悟——这不仅仅是记忆的残留,是某种生命级的共感能力正在觉醒。

“我的女儿……她还活着?”林晚的身体颤抖着,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。

她没有选择剪枝研究,而是取来女儿生前最爱的彩笔,在藤蔓旁立起一块白板,写下:

“今天天气很好,你那边也晴吗?”

第二天,当林晚再次来到紫藤树下时,她惊呆了。

所有的新叶背面,都浮现出相同的句子,笔迹稚嫩,却清晰可辨。

“真的是你……我的宝贝……”林晚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抱着紫藤树,失声痛哭。

北极,诺亚站在冰冷的海岸线上,感受着刺骨的寒风。

他能感知到,北极狐带领的共生菌群,正沿着迁徙路线不断扩散,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流浪动物。

这些动物,变得越来越敏感,越来越团结。

“跨物种的情绪预警网……这可真是个疯狂的想法。”诺亚喃喃自语道。

某科研团队试图捕捉样本进行分析,但他们很快就发现,传统的镇静剂根本不起作用——这些动物竟然能够提前预判陷阱的位置,巧妙地避开。

“它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,任何威胁都会被瞬间感知。”一名研究员无奈地说道。

诺亚明白,这些动物已经不再是独立的个体,它们通过共生菌群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、跨物种的情感共同体。

小主,

他没有阻止研究,而是引导洋流的震动频率,使菌群释放的信息素在人类接近时,转化为轻微的愉悦感,而不是恐惧。

当科学家们最终捕获一只幼崽时,它没有挣扎,反而用头轻轻蹭着研究员的掌心,发出呜咽的声音。

检测结果显示,这只幼崽的神经系统对“孤独”的刺激毫无反应——不是麻木,而是从未体验过孤立。

论文发表当日,全球的动物收容所自发发起了“治愈伙伴计划”,旨在为流浪动物提供更多的关爱和陪伴。

诺亚站在风中,看着那些被人类拥抱着的动物,低声说道:“你们不是被拯救的例外,你们是新世界的起点。”

苏砚漂浮在意识的边缘,感受着人类的思想波动。

她察觉到,人类正在逐步遗忘“母碑”的传说,就连《语脉编年史》也被归类为寓言集。

“如果我强行唤醒他们的记忆,或许会再次引发对母碑的崇拜……”苏砚思考着。

她选择了相反的路径:将自己的最后残响,拆解为七种基础的情绪波段,嵌入全球儿童睡前故事的背景音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