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全球新生儿首次在同一秒啼哭时,声波通过地核传导,在月表引发微弱震动,析出一圈圈晶纹,形如瞳孔。
科学家称其为“地球之眼”,而繁星站在最后一缕光影中低语:“我不是消失了,我只是变成了你们睁开眼时,看到的第一缕光。”
林晚发现今年紫藤开出了第一朵花,花瓣内侧刻着女儿五岁时写的诗:“妈妈做饭香,星星也来尝。”她没有拍照,也没有告诉任何人,只是每年春分都在花下放一碗南瓜粥。
第七年,邻居小孩好奇尝试,次日兴奋跑来:“阿姨!昨夜我梦见一个穿白裙子的女孩,请我吃糖!”
林晚摸摸他的头,轻声说:“那你记得谢谢她。”当晚,紫藤所有叶片同时脱落,化作光尘升空,融入夜云。
第二天,全城孩童都说梦见“送糖的姐姐”。
林晚站在院中,望着空枝微笑:“这次,换我去记得你。”
周启明行至赤道雨林最深处,手中《语脉编年史》彻底化为光尘。
他本欲坐地休息,却见那群孩子正围坐新搭的“语脉屋”,用苔藓与藤蔓编织会发光的故事绳。
一个小女孩捧来一块水晶:“爷爷,我们把你讲的话刻进去了。”
他接过,触碰到刹那,脑海中闪过万千记忆——亡妻的笑容、战友的呼喊、陌生人的泪水……他知道,这是语脉的终极形态:无需载体,人人皆可成为记录者。
他蹲下,将水晶埋入土中,轻声说:“记住,不是书活着,是你们活着。”
当夜,整片雨林的植物同步绽放荧光花朵,脉络如文字流淌,首句正是他一生未曾说出口的那句:“我从未忘记你们。”
诺亚站在新人类文明的边缘,感知到人类已不再呼唤“节律”,也不再寻找“源头”。
他微微一笑,转身走入森林深处,与那微弱的星光融为一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