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4章 五十年代舔狗男配116

当时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条件差距较大,加上敌对势力的鼓吹,许多人认为“国外的月亮更圆”,觉得出去就能过上好日子,这导致国内人才流失严重。

国家并未全面禁止公民出国,且这一时期的出国行为多以公派留学和因公出国为主。

眼睁睁看着大量人才滞留海外,领导们对此痛心疾首。

因为这些大多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,这里的每一个人才,都是国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培养出来的。

就在这个时候,宋宣的实验室进入了领导们的视野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“未来”实验室虽是私人单位,发展势头却很好,职工待遇也十分丰厚。

这里不仅有清晰的晋升路径,能让员工看到成长方向,还有固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丰富的培训资源,助力员工提升能力。

此外,实验室和谐的工作氛围在业内广受好评。

最重要的是,实验室负责人宋宣是“自己人”,完全可以信赖——肉烂在锅里,总比喂了豺狼虎豹强。

因此,得到政策倾斜的“未来”实验室,发展得愈发好。

实际上,领导们的这个决策无疑是正确的。

“未来”实验室不仅为国家留住了大量人才,依托其科研成果成立的“未来”科技公司,这些年来还创造了显着的经济效益,推出了诸多“黑科技”产品。

因此,他才会说,“未来”能有今天,与自己关系不大。

-

宋宣没能按预期离开,是因为在国家政策倾斜“未来”之前,大量技术骨干和青年学者出国后滞留海外,导致国内高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出现了人才断层。

这种情况下,宋宣走不了,也不能走。

十四年,眨眼就过去了,宋宣在研究所都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。

宋宣刚走出单位,就看见李文站在车边。

他停下脚步,回头对送他的领导和同事说:“好了,接我的人来了。你们回去吧,以后有的是见面机会,不用搞这种依依惜别的场面。”

“未来”实验室和不少科研机构都有合作项目,宋宣这话还真不是客套。

孙所长点了点头:“宋院士,您慢走,路上注意安全。”

宋宣挥了挥手,朝车子走去。

李文见他过来,打开车门迎上前,想接过他手里的东西:“老板,给我吧,我来拿。”

“不用,就几步路,我自己能拿。”

宋宣怀里抱着私人物品,不愿让人碰,哪怕对方是李武的亲弟弟。

宋宣身边的警卫员已经换过几批了,李文的哥哥李武早就调到别的岗位,有了更好的发展。

而李文通过了宋宣的考核留了下来,那时实验室已经步入正轨,宋宣先安排他跟着祁秘书学习,等他能独当一面后,才调至自己身边工作。

这十四年来,宋宣也想过像安排祁秘书那样,让李文负责实验室的一些事务。

李文却更想留在他身边,所以他目前只有秘书这一个身份。

当然,作为“老人”,宋宣给他的福利待遇一点不比其他员工差。

“老板,祁副主任原本打算亲自来接您,不巧突然身体不适,已经送去就医了。”

李文见状没再和他争。

哥哥因为保密条例,从没透露过老板的喜好,不过转岗之前只跟他说过,在老板面前不用有太多想法,只管听吩咐就行。

这句话他一直记在心里,从不做多余的事,也没犯过忌讳,因此成了老板跟前的“红人”。

“他没事吧?”

宋宣脚步一顿,面露担忧,猜测是不是工作的重担把他压垮了。

比起他这个名义上的负责人,祁秘书身为常务副主任,才更像实际负责人,实验室的大小事务都归他管。

倒不是忌惮他夺权,这种事在其他实验室或许会发生,但在他这个有国家背景的实验室,完全不可能存在。

而且“未来”实验室有成熟的监管机制,一旦出现任何不妥,宋宣都能第一时间察觉。

李文回答道:“是劳累过度,有些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。”

宋宣心里有些惭愧,问道:“他在哪家医院?开车送我过去。”

李文面露难色:“可是实验室和未来科技已经为您准备了回归迎接仪式。”

宋宣皱起眉:“立刻取消,我不需要搞这种形式主义。”

“好的,我这就通知他们取消。”

李文张了张嘴,本想劝说几句,最终还是应了下来,拿出“未来”手机拨打电话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