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CDE球场,下半场伊始。
路易斯·布兰科的换人指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瞬间搅动了场上的局势。第四官员手中的电子牌亮起刺眼的红绿数字:7号下,11号上。
中场换人。
莫雷诺坐在场边的替补席上,脸上带着理解却难掩的烦闷——为了战术,他成了被牺牲的那一个。直播镜头捕捉到他略显落寞的身影,但很快又聚焦回场内。
巴尔韦德站在客队教练席前,双手依旧抱在胸前,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西班牙人开球后的站位变化。当看到杨明与何塞卢顶在最前方,佩雷斯出现在右翼时,他嘴角掠过一丝了然。
“长传冲吊…”巴尔韦德心中嗤笑一声,带着一丝轻蔑,“倒也果断。不过,真以为靠这个就能砸开我们的防线?皮克,乌姆蒂蒂,难道是摆设?”他对自己两名世界级中卫的制空能力有着绝对的信心。制空?那可不只是看身高弹跳,落点的精准预判、身体的强悍对抗,乃至球场上的狡黠智慧,缺一不可。
站在中圈弧顶,何塞卢感受着肩头沉甸甸的信任。布兰科中场休息时的话言犹在耳:“何塞,下半场,你是支点!我们需要你,把球争下来,控住,或者……给杨明!” 那一刻,一种久违的、被需要的感觉涌上心头。
在星光熠熠的西班牙人锋线,何塞卢清楚自己的定位。他不是杨明那样的天选之子,光芒万丈;也不是莫雷诺那种射术出众的射手;更非沙奇里脚下生花的边路魔术师。他是那个身价不高、技术略显粗糙的“平民”球员,是战术板上的螺丝钉——为杨明扛住后卫的冲击,为莫雷诺争抢第一落点,为沙奇里拉扯出冲刺的空间。他的价值,往往隐藏在数据之外,容易被忽视。
但何塞卢从未停止努力。斯托克城那段“天空之城”的岁月,早已将长传冲吊的残酷美学刻进了他的骨子里。英超的对抗强度远非技术流的西甲可比,在那里,他学会了如何在肌肉丛林里生存,如何在电光火石间预判落点,如何用每一寸肌肉的力量去卡住那方寸之地。
何塞卢看了一眼身边不远处的杨明。这个赛季,他搭档过很多人,但和杨明组成双箭头,还是头一遭。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浮现:一高一快。他是那个“高”,是攻城锤;杨明是那个“快”,是致命的尖刀。这简单直接,却可能是撕破巴萨那精密防线的唯一钥匙。
机会,来了!
佩雷斯在中线附近接到了传球。巴萨的左路防守者迪涅,还沉浸在上半场防杨明那种快马的节奏里,习惯性地预留了几步空间,防备佩雷斯的爆趟突破。然而,佩雷斯根本没有启动的意图!他抬头看了一眼何塞卢的位置,毫不犹豫地起脚——一道精准的弧线长传,带着呼啸声,直坠巴萨禁区前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