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8章 张居正

“叶兄弟果然考虑周全,不过别的历史朝代我们大家也了解不多,不如咱们就还用唐朝举例吧。”

经过房玄龄这么一说,李世民现在也是来了思路,马上继续问道:“如果李世民在贞观初期遇到一个天纵之才,对方直接让大唐的国力提升数倍,还懂得千百年后的各种技艺,最重要的是对方了解历史,能够未卜先知。

让原本只能成为亚洲州长的李世民,有机会成为日不落王朝的缔造者。

假如发生了这种事情,叶兄弟你觉得如何封赏此人最为保险呢?”

“这个么...关键要看此人心性如何,如果他极重权势,那么说句不好听的话,除非李承乾能做皇帝,并且李世民能把他的军权给拿下,这样才能放心给他封赏。

不过这点应该不难,就算真有穿越者,李世民也肯定能轻松搞定。

至于具体封赏?

那就按照功劳封赏呗。

反正只要不是一开始就封王拜相,后续如果对方真的能帮李世民把全世界都打下来,让大唐成为日不落王朝。

难道李世民还会担心没有足够的封赏给对方么?

毕竟全世界...就这么说吧,老李你记得之前我给你们看的世界地图不?

如果能把全世界都打下来。

那么就算是封他一个州长恐怕李世民也完全不会心疼吧?”

还真不会心疼!

听到叶天这番话以后。

李世民现在终于回过神来,他之前也有些担心封赏的太过分,会导致后续出现封无可封的情况。

自己又不是那种狡兔死走狗烹的皇帝,所以他才想要寻找一个万全之策。

结果却忘记一件事。

那就是如果自己真的把全世界征服,还会担心没有地方封赏么?

毕竟他之前也是看过世界地图的,自然也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!

不过话是这么说没错,他很快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。

于是也继续问道:“你说的这些现在没问题,不过我担心万一几十年或者数百年后,如此大的权利,对方的子孙后代会不会?” “这个谁能说得准,连王朝都没有永恒的,君臣之间的关系又能维持多久呢?而且就算对方的子孙后代世代效忠大唐,可要是万一来个什么昏君,觉得自己权利被架空,然后非要清算功臣呢?这种事情没法预言的。”叶天回答道。

而他说到这里也不禁想起张居正。

“老李你之前不是看过朱元璋对吧?大明朝有个皇帝叫做万历,年少继位。

当时有一个名为张居正的人成为内阁首辅,因为万历帝年少,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,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十年,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。

财政上,清丈田地,推行一条鞭法,总括赋,役,皆以银缴。

军事上,任用戚继光、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,用凌云翼、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。

吏治上,实行综核名实,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,虽万里外,朝下而夕奉行。

让已经末年的大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,有了复兴之兆!

同时他也是整个大明朝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、太师的文官。

可就是这么一个人,你知道他的结局如何么?”叶天反问道。

面对叶天的提问。

李世民就算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两人,可结合现在的情况,他忍不住皱着眉头问道:“难道他晚年仗着自身的权利造反了不成?” 紧接着。

房玄龄几人也都开口发言,说出了他们心里的猜测。

不过他们的结果都一样,认为李世民说的很正确,认定张居正晚年图谋不轨。

“很有可能,独揽军政大事十年,很容易滋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。”

“我觉得还是明朝的制度有问题,怎么能让一人有这么大的权利?”

“……”

听完众人的回答。

叶天也是笑着说道:“你们猜错了,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,太师兼太子太师,吏部尚书,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逝,神宗为之辍朝,赠上柱国,谥:文忠!

张居正虽然独揽军政大权,但他因为操劳过度而亡,并未出现你们说的那种情况。

而且当时的万历帝已经长大,就算张居正和过去一样统揽大权,但权力慢慢也会回到皇帝的身上。”

“等一下,你说张居正没有造反?难道是他的子孙造反了?”

李世民再次想起他和叶天之前的聊天内容,忍不住说道:“张居正死后权力必然会归于皇帝,而他的子嗣怀念父亲活着时候的权利,于是便内外勾结然后造反被杀!我这次说的对么?”

“你...”叶天刚要开口说不对。

不过却被旁边的杜如晦给打断,只听对方声音低沉的说道:“村长你恐怕说的并不对,如果是这样的话,叶兄弟刚才直接问张居正的子孙结局如何就是了,可他一开始却问咱们张居正的结局如何?

很明显这件事还在于张居正本身,又或者在被他限制了十年的万历皇帝身上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如果要我说的话,怕是这个万历帝辜负了这位首辅的功绩和付出。”

“你说的也有道理,叶兄弟,真正的原因可是这样?”李世民闻言也有些认可的点点头。

“老杜牛逼,我就知道你是咱们这里面最聪明的!”叶天称赞杜如晦一句,然后也宣布答案说道:“没错,张居正死后第四天,便有数名御史言官弹劾潘晟,万历帝命潘致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