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9章 论功行赏

“有齐王这句话,朕便放心了。只是北海道苦寒,不如先让织工们去那里试种桑苗 —— 阿雪说东海的柞蚕混着蜀桑,能织出世间罕有的锦缎。”

这话让阶下群臣微微一怔,连李德全都忍不住抬头看了眼皇帝鬓角的银丝。

“西楚霸王项羽听封!”

朱五六转向右侧那个身着乌金甲的魁梧身影。

项羽腰间的霸王剑不知何时已出鞘半寸,剑刃映着宫灯,将他棱角分明的脸颊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。

他上前一步时,甲叶碰撞的脆响里,还能听见靴底残留的海沙摩擦声 —— 那是登陆扶桑时沾的难波港的沙砾。

“项羽将军率玄甲铁骑踏破京都城,生擒扶桑国相,功莫大焉!”

朱五六从托盘里拿起鎏金印盒,印纽上的猛虎衔珠纹与项羽护心镜上的纹样如出一辙。

“朕封你为镇国大将军,掌天下兵马,特许佩剑上殿!另赏美女百名、良驹千匹,食邑三万户,择洛阳城东万亩良田为封地!”

项羽接过印绶往腰间一挂,青铜印玺与霸王剑相撞,发出清越的鸣响。他抱拳时露出左臂的刺青 —— 那是少年时在吴中从军留下的楚式云纹,此刻正随着肌肉起伏。

“臣谢陛下!若再有蛮夷敢犯我大周疆土,臣定将其头颅悬于朱雀门!”

朱五六望着他背后的披风,那是用七张黑狐皮缝制的,边缘还沾着扶桑武士的血渍。

“将军勇猛过人,只是三岛新附,需得恩威并施。” 他忽然提高声调,“传朕旨意,将扶桑战俘中擅长织锦、冶炼者悉数释放,编入工部匠籍 —— 阿雪说他们的倭刀锻造术,混着我朝灌钢法,能造出更锋利的兵器。”

广场上响起低低的议论声,户部尚书宋濂刚要出列进言,却被身旁的李世民按住了手腕。

天策上将此刻正手持象牙笏板,月白锦袍上的暗纹是西域金线织就的,那是去年出使波斯时获赠的珍品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天策上将李世民!”

朱五六的声音温和了许多。

李世民从容出列时,衣袂扫过阶前青苔,带起细碎的露珠。他躬身行礼的角度分毫不差,正是太傅当年教的《周礼》所载的 “士礼”。

“世民运筹帷幄,献策十二条,助朕平定海东。”

朱五六从托盘里拿起紫金鱼袋,袋上的绶带是用三岛进贡的海蓝染丝线织成的。

“朕封你为文渊阁大学士,总领朝政;另赐长安城南宅邸一座,内藏扶桑天皇御书房典籍三千卷,皆归你所有。”

李世民接过鱼袋时,指尖轻轻拂过袋上的海浪纹。

“臣不敢居功。” 他声音平缓如秋水,“此次大捷,赖陛下天威、将士用命,臣不过是尽参谋之责。” 这话让朱五六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—— 二十年前在东宫时,这个少年就懂得藏锋守拙,如今越发沉稳了。

“其余有功之臣,” 朱五六抬手示意李德全展开功劳簿,“兵部尚书李靖,赏黄金五百两;吏部侍郎房玄龄,迁中书令;羽林卫指挥使秦琼,赐免死金牌一面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