舰体两侧突然展开的能量翼上,浮现出用等离子体绘制的二十八星宿图案。当陨石群撞向能量翼时,那些图案突然转动起来,形成一道螺旋状的力场——就像古代浑天仪的运转轨迹,将陨石纷纷引向侧方的引力漩涡。
“这是……引力透镜效应?”苏瑶看着屏幕上陨石群诡异的偏转轨迹,眼中写满震撼,“你用古法星图计算出了引力场的薄弱点?”
林烨调出阵盘的能量流动图,上面的红色脉络与《周髀算经》中的勾股定理示意图完美重合:“炎夏古人用圭表测量日影时,其实已经掌握了空间几何的精髓。我们只是把这种智慧,搬到了星际尺度上。”
当最后一块陨石擦着舰尾掠过,苏瑶长舒一口气,却发现林烨正盯着主控屏上的异常信号源。那信号的脉冲频率,竟与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音阶完全一致——七千年前的笛声,此刻正穿越星海,在“启明号”的接收器里回荡。
三、文明对话的坐标
“破译结果出来了。”苏瑶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,她将解密后的信息投射到主屏幕上——那不是文字,而是一幅由点和线构成的图案,酷似炎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,“但这图案……怎么看都像是某种坐标。”
林烨放大图案的右下角,那里有一个用三条横线组成的符号,与《周易》中的“乾”卦完全相同。“乾为天,代表刚健中正。”他调出宇宙坐标系,将符号对应的数值输入,“以太阳系为原点,这坐标指向的是……仙女座星系边缘的一颗白矮星。”
七十二小时后,“启明号”悬浮在白矮星的引力范围边缘。这颗燃烧了百亿年的恒星残骸周围,竟环绕着十二座用未知金属建造的环形建筑,建筑表面的纹路,与良渚玉琮上的神徽如出一辙。
当林烨将玉匣中的纤维织物投向环形建筑时,那些建筑突然亮起,在星空中拼出一幅巨大的星图——图中连接各个星系的线条,正是炎夏古代的“丝绸之路”路线图。而在星图的中心,赫然是地球的位置,标注着两个古篆:“中夏”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