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回想起在火星遗迹深处破译的那些古老外星符文,其中记载了关于宇宙本源、维度涟漪的晦涩描述。当时只觉得是某种哲学思辨,如今身临其境,才明白那是对高维现象的直观记录。
“苏瑶,调整探测器频率,聚焦到普朗克尺度以下的量子纠缠脉络。不要试图对抗这种波动,尝试去‘同步’它,就像古人调节琴弦的共鸣。”林烨下达指令。
苏瑶立刻领会其意。她摒弃了传统的能量对抗分析模式,转而运用林烨融合古法“天人感应”理念开发的“谐振探测法”。庞大的计算力被调动起来,不再是与能量潮汐硬碰硬,而是像最精密的音叉,去捕捉、适应那混乱波动深处隐藏的固有频率。
几分钟后,主屏幕上的混乱波形开始出现规律,一个极其微弱但稳定存在的核心频率被剥离出来。
“频率锁定!正在进行同步校准……”苏瑶报告,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。
就在“轩辕号”的能量场与那核心频率达成初步同步的刹那,剧烈的颠簸骤然减轻。虽然能量潮汐依旧汹涌,但星舰不再是与整个狂暴的法则海洋对抗,而是变成了海洋的一部分,随着波浪起伏,反而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稳定。
也就在这一刻,林烨的灵识顺着那同步的频率,如同顺流而下的轻舟,猛地向潮汐源头——那个奇点——探去。
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,没有璀璨的光芒。他的感知穿过了一层薄薄的、难以形容的“膜”。
下一刻,他“看”到了。
那并非用眼睛看到的景象。那是一个无法用三维空间语言描述的复杂结构,如同一个自我缠绕、无限迭代的克莱因瓶,又像是无数闪耀的几何符号在超维空间中舞蹈。它既是实体,也是虚无;既是能量的源头,也是信息的终点。它静静地悬浮在维度夹缝之中,其存在本身,就在不断地向周围的时空“辐射”着法则的涟漪。
这就是“暗星”组织背后那高维邪恶势力得以窥探、乃至干涉低维宇宙的“维度之眼”?还是某个远古超文明遗留下的观测站?亦或是……宇宙本身某种尚未被理解的天然奇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