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 军人本色

人和往事 忆谋 2269 字 6个月前

1979年,鲁西南人和村,秋天的气息弥漫在田野上,金色的稻田泛着波光,一阵阵秋风掠过,稻穗轻轻摇曳,发出沙沙的响声,如同悦耳的乐章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。天空湛蓝,偶尔几朵白云悠悠飘过,映衬着这片金黄的大地。

村里的小路蜿蜒曲折,土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,草顶的茅屋散发着古朴的气息。不时有孩童在追逐嬉戏,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,与远处传来的鸡鸣犬吠交织成一幅温馨的乡村画卷。

炊烟袅袅升起,笼罩着几个正忙着准备晚饭的农家小院。淡淡的烟雾中,可以看到妇女们忙碌的身影,她们或在灶台前翻炒着蔬菜,或在院子里忙活着,准备着晚饭。那炊烟,不仅是食物香气的载体,更是这个小村庄温暖的象征。

随着太阳逐渐西沉,一群群归鸟掠过田野,它们的鸣叫声在宁静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。天边的晚霞渐渐染红了半边天,给这幅秋日田园风光图增添了一抹温柔的暖色调。

在这朴素而宁静的乡村,人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生活虽然简朴、平淡,日子却也越来越好,人们对未来也充满着期盼。

快到喝汤时间了,公社武装部张部长领着一个军人来到了我二舅家,这时,我二妗子正在招呼着从厨房里往外端碗。

张部长看见我二妗子打着招呼:“二嫂,你家来客人了,这要喝汤了吗?”

我二妗子看一眼穿着军装的人一怔,但很快招呼着:“三蕾,快点搬凳子,还真是客人来了,张兄弟啊,不知道这位兄弟怎么称呼啊?”

张部长的家也在老西村,自然和我二妗子很熟:“二嫂,这位是南京军区的徐闻月同志,他来人和村就是为了三哥袁广辉的事,徐闻月是代表军区给袁广辉同志平反来了。我知道,大哥一家去了鄄城,只有来找你了。”

我二妗子招呼着:“徐同志啊,快请坐。张兄弟,你是知道的,当年广辉从部队回到家乡,也是过不下去了,只好到东北投奔亲戚,在吉林明春安了家。这是要平反啊,这可是大事,是大喜事啊。瑞轩啊,你也过来,给部队的同志说说你三叔的事。”

我大表哥瑞轩过来,说着我三舅在明春的事。我二舅去世后,刚刚小学毕业的瑞轩哥就没再上学,从那时起他就在生产队里干活,撑起了这个家。他的命和我二舅的命一样,都是过早地担起了家庭的重担。此时,我凤灵姐出嫁,我凤瑶姐被我三舅接到了东北,二表哥瑞铭上初中,三蕾妹妹、瑞丰弟弟都在上小学。

我瑞轩哥说:“我三叔在明春,要给明春联系,我先给我叔写封信,给他说说这事。”

徐闻月说道:“嫂子啊,今天我来认认门,我就是专为袁广辉同志平反的事来的。我来的时候,刘成刚首长要我一定要找到袁广辉同志,一定要把事办好。今晚,我就住在新砦乡政府招待所了。”

我二妗子招呼着在家里喝汤,两个人站起来走了。

过了一天,加急信函、加急电报到了明春。当我三舅回到家,说了明春县武装部给他的谈话时,全家一片欢笑,我三妗子流着泪一直笑着。

很快,我三舅平反了,恢复了干部身份,恢复了党籍。现在,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:一是回浙江,这是刘成刚给我三舅打电话一直要求的,他保证会给安置好;再就是回鱼邑老家,全家也给安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