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八章 羊肉世家

人和往事 忆谋 2646 字 5个月前

等到华子舅来人和村参加大舅的丧事时,华子舅果然又领来了一位女人,但已经不是那位杭州妗子了,另娶了一位杭州的江南老美人。现在的杭州妗子,个子不如前杭州妗子高,但皮肤白皙,虽已年过五旬,但面庞没有一丝皱纹,眼似秋水,眉目如画,果真是江南美女。虽然身材微胖,打着一把阳伞遮着白脸,就是一副相夫教子的样子,一副女人样。从外貌看,尤显身姿曼妙,和前杭州妗子完全不一样。

我猜,前杭州妗子家庭背景很好,她自己也是在部队,各方面条件很好,和山东的帅哥、战斗英雄,也是般配。但随着年龄增大,到了退休的时候,一个会疼人会过日子的老伴,才是华子舅最需要、最般配的。

老袁家称为羊肉世家一点也不为过,待到再次分田到户后,农村也开始有人想着做点生意,于是饲养牲畜,像我二舅小时候一样,买羊卖羊,宰羊卖羊肉,也就又成为了一个行当。远门的新洲舅和金明表哥,为了谁是我二舅的嫡传弟子争闹起来,赶集上街时,都说自己才是袁广仑的正宗弟子,自己继承了袁广仑的本事、衣钵,自然是想着在集上的人场上能得到别人的认可。

我二表哥瑞铭在我二舅去世的时候,也才不过八九岁,那时他也没有跟着我二舅学做羊的生意,就是想着上学。铭表哥高中毕业后,参军入伍,部队复员后回到人和村,想着做个生意,一来二去就想着拾起老袁家的老本行,买羊、剥羊、卖羊肉。要不说什么都有遗传、家传,铭表哥没有跟我二舅学过买羊、剥羊,却无师自通,很快就在这行当干了起来。还是老袁家的人,还是实在,还是诚信经营,一如既往,每两天一次的严集,后来又改成每天都是集,他的羊肉摊子总是最先卖完羊肉,逢年过节他就和二表嫂一人一个卖羊肉的摊子,生意也是出奇得好。而远门的新洲舅和金明表哥不再争执了,就是在过年的时候才剥羊、卖羊肉,其它时间就不做了,因为大家都知道,袁瑞铭就是袁广仑的亲儿子,这才是亲传,不只是在行当里的口碑,关键是人品的传承,这才是最关键的。

我小的时候,铭表哥比我大几岁,也显得亲近一些,每次我离他近的时候,他身上总带着浓浓的羊膻味,看来,他这一辈子这个味都消不了啦。铭表哥凭着这个手艺,供养孩子上学、买房,日子过得很好。

我老娘的记忆很好的时候,她拉起老袁家的事就没有拉完的时候,她记忆最清楚的还是她扯羊腿,帮着我二舅剥羊。我二舅七八岁的时候,站在杌凳子上剥羊的情景,她说过无数次。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每天晚上煮羊肉汤,经常在灶前就睡着了,有时醒来就舀羊汤喝,就啃羊骨头。她说,那时喝的羊肉汤,里面什么也不放,只是放点盐,白白的羊汤,直接喝。我老娘的嘴很壮,就是大块吃肉的嘴,就是那个时候练成的,老袁的人就是吃羊肉长大的。

待到我老娘嫁到商家,生活条件好了后,羊肉吃得也多,每次过年,大都羊肉馅、猪肉馅、牛肉馅饺子轮流吃,羊肉馅的饺子是少不了的。平常的时候,不管是我老爹,还是其他人,回家就经常买羊肉、买羊架,熬羊汤喝。我老娘一辈子吃惯了羊肉,她的儿女也跟着她吃羊肉、喝羊汤。

每次我们熬羊汤的时候,她就喊着:啥也不放,煮就行了。我老娘的习惯就是这样,就是喝原味的羊汤,顶多就是放盐、放葱花。

我老娘最常说的是,你姥姥嫁到老袁家,就和你姥爷过日子,你姥爷做羊生意,卖羊汤,你二舅从七八岁就剥羊,十几岁就撑起了老袁家,十几口子人给你二舅要吃要喝要钱花,就是做的羊生意,你二舅咋死得那么早,他就是累死的。他天蒙蒙亮就去赶集,你姥姥喊着他吃早饭,他拿块干粮就走,都是来回几十里路,就怕赶不到集上。从集上回来,来不及歇歇,就要开始剥羊,他就是这样累的,就是过日子心渴。我三个亲哥都一样亲,还是二哥最让我心疼。

从我姥爷,到我二舅,到我铭表哥,我觉得人和村老袁家就是羊肉世家。我老娘一辈子爱吃羊肉,爱喝羊汤,这已经刻在她老人家骨子里。

我大舅去世后,我米妗子在十年后,2021 年 2 月去世了。我大表哥袁瑞泽的女儿袁婷婷、儿子袁芒,都在济南安家结婚。大表哥老师退休,大表嫂医院退休,两个人的退休工资都高,就是在济南看孙子了。我二表哥袁瑞涛菏泽师专毕业后,分配到邹县煤矿学校教学,二嫂则在煤矿医院上班,两个人退休后也去了济南的闺女家。闺女袁嘉嘉和闺女婿都在济南的医院上班。三表哥袁瑞铭警校毕业后,分配到省公安厅,儿子袁大为研究生毕业后,分配到了省医专教学。

我二舅三个女儿、三个儿子。大闺女凤灵嫁在了人和村,二闺女凤瑶跟着我三舅去了明春,在那里结婚,接了我三妗子的班。三闺女三蕾嫁到了新砦晁庄,有儿有女,日子也不错,儿子当兵后在济宁买房、结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