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家伙。
果然没骗自己。
只见那碗清汤寡水、只有零星几根紫菜和小虾米漂浮的汤里,赫然漂浮着一片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、薄如蝉翼、仿佛下一秒就要消散的鸡蛋花。
再看刘振云那碗。
刘青山特意探头过去瞅了瞅。
嗯。
非常干净。
干净得连一丝黄色的杂质都没有。
清澈见底,水质优良。
我靠……
刘青山是真服了。
他被刘振云这股子抠搜中又透着真诚的劲儿,给彻底打败了。
他赶紧喝了口汤,强行把那股子笑意给压了下去。
他真怕自己笑场,让刘振云有点尴尬。
“怎么样?青山,快吃啊,尝尝!”
刘振云可没察觉到刘青山内心的波澜壮阔,他招呼了一声,也顾不上刘青山了,自己先开动了。
只见他抄起筷子,夹起了一大块颤巍巍的锅塌豆腐。
那豆腐外面裹着一层金黄的糊糊,被筷子一夹,浓稠亮晶晶的芡汁就顺着筷子“吧嗒吧嗒”往下滴。
他也不怕烫,“嗷呜”一口,就把那块豆腐塞进了嘴里。
“唔……!!”
刘振云的眼睛,瞬间就眯了起来。
他整个人,仿佛都被这口豆腐给电了一下。
那一脸的陶醉,腮帮子鼓得满满当当,幸福地咀嚼着,连喉结都在上下滚动。
“香!太香了!”
他含糊不清地赞美着,又飞快地刨了两大口米饭,合着嘴里的食物咽了下去,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,“呼……舒坦……”
他好几天没吃这个了!
虽然他每月有二十二的补贴,但他也不敢可着劲儿吃,得计划着过日子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这年头上大学,国家是有补助。
按照家庭情况,分三六九等。像那种家里在首都、父母都是干部的,自然是一分钱补助都没有,全靠家里。
而像李卫东、王强他们这种,家里是小县城工人的,能拿到乙等助学金,每个月大概十五六块钱。最富裕的,反倒是张建军和刘振云这种从偏远农村考出来的贫下中农子弟,能拿到甲等助学金,一个月足足有二十二块钱!
嗯,刘青山也有。
他也是从偏远农村考出来的贫下中农子弟,一个月国家发二十二块。
上着学,国家发工资,毕业管分配,分配的还都是好单位。
这就是这个年底独有的特色!
所以说,八十年代虽然贫穷落后,这那都不好,但这一点是真的好,它有它的好!
二十二块钱!
在这个年代,在普通工人月工资普遍只有三四十块的背景下,这笔钱,堪称一笔巨款!
可这笔巨款,也得掰成八瓣花。
大学食堂的饭菜,虽然有国家补贴,便宜得令人发指。
一份素菜,比如醋溜白菜、炒豆芽,也就两分钱、三分钱,外加一两粮票。
一份硬菜,像红烧肉、溜肝尖,那得一毛五到两毛钱,还得搭上半斤菜票。
就算是刘振云眼前这盘锅塌豆腐,也属于半荤半素的高级菜,一份也得一毛钱,外加二两粮票。
刘振云一个月二十二块,刨去买书、买本子、买墨水、买肥皂毛巾……
能剩下十五块钱填肚子,都算是精打细算了。
他这顿饭,两份锅塌豆腐两毛钱,两份米饭一毛钱,两碗汤六分钱……
一顿饭,豪掷了三毛六分钱!
这对他来说,绝对是大出血!
看到刘青山还在那儿打量那盘豆腐,刘振云急了。